第88章 举债一事,格外顺利(1 / 2)

加入书签

今天的长安城格外热闹。

    因为皇城外朱雀门前张贴了一张皇榜。

    皇榜上的内容很简单。

    大唐推出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期间不同的国债。

    根据不同的债期,能够获得1%~10%不等的收益。

    最高可达一成!

    甚至到期之后,可以用土地、粮食、金钱来折算!

    这张皇榜一贴出,立马吸引了无数百姓前来围观。

    不为别的,光说是那债期的回报额,最高能接近一成?

    存一贯钱的话或许不多。

    但是如果存一万贯呢?

    那岂不是十年过去,根本不用动,就能获得1,000贯的收益?

    而对于很多百姓而言,他们肯定是没有这么多钱的,但是他们平日里也是有一些存款会存在钱庄里面,没有什么用处。

    而钱庄里的存钱回报显然是不如这个的!

    而且这是皇室颁发的呀。

    自己陛下颁发出来的东西,那能骗人吗?

    肯定是不能的!

    因此一大堆百姓簇拥过来,而后详细的看着上面的条例。

    这支所谓的国债就是国家向百姓和下层人民举债。

    目的是为了筹措金钱政绩,来自山东一带的灾民。

    因为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银钱拿出来。

    因此才做出如此办法。

    凡是购买国债的人,可以以一定的粮食份额和金钱份额购买,每一份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记录。

    国债一般为死期,在一定时间内是不能取出的,但是如果非要取出来的话,那样收益就会折半。

    总之按照购买国债的百姓所想要的回报,皇室会在期限到期之后,予以兑现。

    看完这一些,大伙立马都懂了。

    他们的陛下这是又没钱了呀。

    其实大伙都知道。

    这两年打突厥,国库都被掏空了。

    省下不了多少钱。

    而这两年打完突厥之后,又要大力发展内部建设,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的提高了,粮食的价格明显降低了,但是皇室是没什么钱的。

    现在出了这么个赈灾的事情,皇室没有钱,才出此下策。

    他们自然是理解陛下的苦衷在哪里的。

    至于他们会不会购买?

    那还用说吗?为什么不买?

    毕竟买一个一年期的,它就有1%~3%的利益,买的越多回报也就越高。

    而且这是以皇家信用批准的。

    那肯定可信呢!

    毕竟现如今大唐每天蒸蒸日上,万国来朝,他们都以身为大唐百姓的身份而感到庆幸。

    谁会相信国家以后拿不出钱来。

    而且陛下是出了名的爱民如子的。

    不过当下也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现在皇室拿不出钱来,以后未必能拿得出来”

    “如果说卖了这国债,到期之后皇室拿不出钱来,这该如何?”

    与此同时站在朱雀门前的民部尚书窦静,笑呵呵的展示了大唐每年的收支。

    大概的收入是在200万贯左右。

    支出每年都会超支

    看到这里,许多有了购买国债想法的人,一时间就有些犹豫了。

    你这每年入不敷出啊!

    窦静也是丝毫不介意。

    毕竟他本来就是要拿这件事情来说事的。

    “诸位可知道这每年的支出都支出在了哪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