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截然不同的兄弟俩(1 / 2)

加入书签

尼伦部,自从他们部落最伟大的首领也速格尔二十多年前率领草原诸部攻入西州后,就一直在草原上处于独角兽的位置。不过,尼伦部始终没能完全称霸。

  一来,是也速格尔病死在了南征的途中。这让尼伦部所组织的大军瞬间瓦解,威望也大打折扣。

  二来,尼伦人自身发生了分裂,导致尼伦部的实力缩水了。原本尼伦人就分为南北两家,北支以阿勒泰家族为首,南支以斯诺家族为尊。尽管阿勒泰家族的也速格尔极力维护的两支合作的局面,但这个局势也随着他的死而难以为继。

  三来,黑水尼伦部的东面和西面始终有一些部落不肯臣服。东边的阿兰八部众,和西边的胭脂山各部始终在给尼伦部掣肘,让尼伦部没法集中力量统一南北草原。

  四来,尼伦部现在的可汗之位,是他们自封的。在法理上得不到草原诸部的认同。屠余王、呼兰可汗、乞台可汗并称为北地三大汗,是源于阿古拉赤列都可汗的。只有这三大汗才是正统,其他部落的首领,只能自称巴图尔(勇士)、台吉(太子、王爷)或者像铁姆鲁那样的扎萨克(执政者)。

  再加上阿勒泰家族自身也发生了内讧和分裂,这才让尼伦人称霸草原的行动推迟了二十多年。

  原本,拖勒想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他派出去的达鲁花赤(军政长官)根本没有政治能力,而且还多是贪婪无度的酒囊饭袋。

  再加上巴尔、塔勒忽歹二人的骚操作,使得漠南草原联合起来反对尼伦部。结果,拖勒最后还是只能走回了武力征服这条路。

  古人云:“胡无百年之运。”

  缺乏治理能力、理财能力一直都是游牧民族的短板。哪怕他们一时入主农耕地区,也会因为治理能力的缺失,导致基本盘崩坏,最后不得不退回去。

  昨晚,赤纳豁阿带人夜袭了黑水河畔的尼伦部老营,虽说是造成了不少杀伤,可这并没有伤及尼伦部的元气。因为此时,尼伦部加上新征服的胭脂山诸部,已经有“控弦之士”十万了。

  十万大军,除去留在胭脂山驻扎的达延所部两万人,以及东边由拖勒诸子所部和阿兰人缠斗的两万偏师,剩下的六万人马全都集中在老营周围。

  亦里把力在四兄弟之中是最不善战的。但是他手下有一万人马,大部分都是尼伦本部的精锐,其中不乏当年和他父亲打服了阿勒泰家族其他分支的老将。因此他这一路也是势如破竹,打得两部塔塔勒人抱头鼠窜。

  但是,草原上的部落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许多战斗都是击溃战。

  亦里把力的大军每到一处,便大张旗鼓。塔塔勒人的游骑兵、哨探全都远远的就能看到这一万人马。

  身边的大将也曾劝解过:“亦里把力台吉,咱们这样进军,哪里抓得住塔塔勒人和乞台人啊,得悄悄进军才行……”

  “闭嘴!你这家伙懂得什么?”不等大将说完,亦里把力劈头盖脸的将他的话打断,“我这样大举进军,小部落肯定不敢阻挡纷纷逃走。只要我们能按期赶到铁呼利斤部,跟莽古尔歹汇合,到时候就可以一鼓作气消灭塔勒忽歹。只要灭了塔勒忽歹,这些小部落就没了主心骨。到那时候,他们还不是随便我们拿捏?”

  将领们见自己的王爷这么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还按部就班的进军。虽说因为捞不到军功而觉得有些郁闷,但他们心里其实也清楚,能够安然无恙的活着回去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