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秋收之乱(一)(2 / 2)

加入书签

“你先去屋里坐会儿,我晾了衣服就来揉面蒸馒头。”

灶上燃着炭,水温高,面发的也快。占喜把锅盖盖好,在瓮里掏了把酸豆角,洗净切成寸断,另起锅燃灶,倒油煸炒微微焦香,撒一勺糖,加半个青辣椒,最后再复炒片刻,便可出锅。

怕菜不够,占喜又打了几个蛋煎熟。小菜摆上桌,锅里的面团也已经发好了。不过大半个时辰,面团已胀至原先两倍余大。倒在案板上,重重搓揉几十下,歇会儿再继续,如此反复。

直到个个白胖的面团下锅开蒸,赵寅他们才陆续从屋里出来。

“寅哥起了?快去净面,马上可以用饭了。”

赵寅出门第一眼,就见到坐在堂前的狗子。绕着他转了圈,嘴里咕哝两句走开了。

里灶温着热水,是给赵寅准备的。天气渐凉,一碰着凉水,他就要皱眉。为此,两人没少挨赵有才的骂,说他俩一个太娇气,一个太纵容。两人生受着,认错态度是好,只下次还犯,最后赵有才懒得再说,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里时不时啧两句‘本末倒置’。

今日,占虎起的也早,赵寅净面的功夫,拖着他一块随意抹了几下。粗砾的布巾子,直刮得虎子吱哇乱叫。

“阿哥,轻些,莫把我皮子磨碎了。”

赵寅听着他的控诉,唇角抑止不住地勾起,清浅笑声溢出喉口。到底起了作用,巾布下的手不禁轻了几分。

褪出灶膛里的火,揭盖而起,发胀暄软的白面馒头,一个个跃然眼前。手掌大小的馒头,一盘八个,装了满满三大盘。就着碗里的酸豆角和炒鸡蛋,个个吃得肚滚腹圆。桌上还剩十多个,占喜找了篮子装好,准备带去地里,等几人饿了吃。

吴婶子也回来了,一同归家的还有冯春生和魏慧娘。

占喜他们正拿了用具出门呢,吴婶子就找上门来,她惊喜道:“婶子何时归家的,昨个儿还见你家大门关着,不是说要在镇子上多住些时日?”

“农忙自是要回来的,天没大亮就出的门,好在没几亩地,一两日便能割完。正巧春生那儿没米了,回来弄好给他带走,省得卖来卖去,烦得很。”

占喜挽着吴婶子走远些,才压着声音问道:“慧嫂嫂可还好?身子无碍吧。”

吴婶子拍拍她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缝,神情之中难掩愉悦之情。

“好……好的很,能吃能睡,这段时日,长胖不少。”

占喜也为他们高兴,“那就好。”眼见赵寅他们走远了,占喜才回吴婶子告别,“先走了婶子,等着下田呢。回头有事说啊,我来帮你。”

“行了,去吧,我也要下地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平日里看着作厌的桂花娘,也不免顺眼几分。她笑着同桂花娘打招呼道:“桂花娘,下地啊?”

桂花娘眼神转了几转,哼笑一声,“是啊,你家这次走亲竟全家一道去的。出门好几日了吧,春生、慧娘都回了?”

吴婶子不搭腔,转念一想又不对,不说点什么,回头不知被她传成什么样。略勾勾唇角,吴婶子才沉下嗓子同她解疑道:  

“亲家身子不舒爽,叫人送信过来喊了慧娘归家照料几日。如今地里头忙,才求了那头回来的。桂花娘……你可不要想差了。”

“你这话说的,我哪里知晓其中的事,旁人说来,我就听听,从来不过心上。吴嫂嫂,你只管放一百个心,我嘴严得很。”

“哼……最好如此。你也忙,我便不扰你时间了。”

吴婶子瞥她一眼,扭头走开,只留桂花娘一人站在原处,笑得意味不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