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你可会种?(1 / 2)

加入书签

“泽谦,见过赵大人!”

虽说秀才见到县令无需行跪拜之礼,但基本的拱手礼仍不可省略。

“不必多礼!”赵鸿达笑得和善,亲自弯腰去扶他:“我常听白先生提起你,今日一看,果然一表人才啊!”

白先生是白章书院的教书先生,早年和赵鸿达一同在外求学,与赵鸿达不同的是,他无心仕途,考上进士后就回书院教书了。

“泽谦天资愚钝,承蒙白先生不离不弃的教诲。”

“我看过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赵鸿达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尤其是这一篇,写得十分贴切实际,可愿与我详谈?”

“自然愿意。”都不用打开,方泽谦就已经知道里面写的东西是什么。

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是写给赵鸿达看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找过来。

“你在这上面所说的荒地也可以产出粮食,可属实?”赵鸿达将那篇文章摆在桌上,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若是现在给你一批种子,种下后可能保证成活?”

每年春季,朝廷都会下发一批种子到各州县,用来种植,原本这批种子早就该到了,可谁知道分给青城县的种子被前些天的暴雨尽数损毁。

种子损毁之后,重新派发种子的消息迟迟未传来,赵鸿达只能先用着去年剩下的水稻种子给各村种下了,打算暂时应付朝廷派下来的差使。

可没想到刚刚才种下水稻,朝廷就派人送来了一批新的种子,叫什么……番薯,说是用来弥补之前的那批种子。

所有的田都用来种水稻了,他现在去哪儿找田种番薯啊!

要说剩下的地,也就只有北边那块荒地了……

可以前他不是没试过种一些对环境要求没那么高的农作物,但种下去悉心料理一整年,到头来颗粒无收不说,还浪费一大批种子。

“赵大人,那片土地上确实可以产出粮食,但保证成活还得看是什么作物。”方泽谦并非是说大话的人,他确实知道如何利用北边那片荒地。

他抄书的效率和质量高,许多书坊都乐意将书给他抄,因而他不只看过科考的书籍,许多关于其他知识的书籍他也有读到过,甚至还有那些读书人看不上的话本子,他都读过。

在一本讲解地域特色的古籍中,他就看到了和那片荒地类似的地方,里面将这种荒地称为“沙土地”。

方泽谦也亲自去北边那边荒地考察过,确实和书中所说的一样,他才写下那篇文章,想作为敲门砖,敲开赵鸿达这扇门。

“说是一种西域的农作物,叫什么……番薯!”赵鸿达不通农事,说不清楚,干脆唤来雷恒,让他把手中的东西递给方泽谦。

“就是这个东西,你可见过?知道如何种吗?”赵鸿达迫切地想知道,神情有些焦灼。

这番薯运过来的时候就耽误了一段时间,到他手里都有发芽的迹象了,再不种下可能就来不及了!

“我虽没见过番薯,但是根据那篇古籍记载,青城北边的那片荒地,正是适合种番薯的地方。”方泽谦也是歪打正着,“沙土地”是种植番薯最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