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脱去奴籍(1 / 2)

加入书签

人虽然多一些是好事,但也不乏有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人,趁着时机将女儿赶出家门。

若是真的来者不拒,不说会给学堂造成很大的负担,更加会让学生的质量难以把控。

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女子,掌握安身立命的本事。

“我们学堂是不收取束脩,但是却要收一两银子的念书费!”林夜雪说完,周围人脸上的表情淡了些。

还有些人甚至说她就是骗钱的。

“我们收这一两银子并非是为难大家,而是想让在学堂念书的学生能更好地念书。”

“这一两银子我们收完,只是帮大家保管而已,并非是要自己用掉。”

“若是在考试当中,学生们的成绩达到要求,那学堂就会返还这交上来的一两银子。”

“学堂也不会在考试当中为难学生,只要达到最低标准即可!”

林夜雪这般做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仅能过滤掉不认真学的人,还能让更多有决心学的人来学习。

至于实在拿不出一两银子的人,他们也不会有闲心来凑这个热闹。

听到这个解释,有一部分仍然给家中的女儿报了名,有一部分却还是被劝退了,离开前还不忘咒骂几句。

林夜雪权当没听见,反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没必要在意。

学堂的名声打出去了,青城县在禾茉不知道的情况下,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

离京城几百里外的青城县尚且这般激动,在京城中生活,手中还有余钱的百姓则更加激动了。

自然也有不少人动了歪心思,想要开办女子学堂,但朝廷不会轻易允许女子学堂的开办,至少要达到同男子书院一样的标准才能开办。

女子学堂的束脩也不能高于男子书院!

条条框框的限制下来,禾茉最初办的那个学堂也算不得合格,但是调整起来可比重新开办一个女子学堂简单得多。

至于那些在这个上面动歪心思的人,自然是成功被劝退了。

不说限制束脩后赚不到多少钱,就光是请夫子的银钱、盖房子的银钱、请人去府衙办手续就要花出去大半,还不知道朝廷的政策还能不能维持下去,怎么算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朝廷既然已经贴出告示了,那自然也就不指望由民间的商人插手。

女子学堂的承办每个州县办一所,由礼部负责,户部拨款,最迟在一年之后建好。

当然也鼓励民间办学,但还是要按照最开始的标准来办,这既是放宽了限制,也是打着能多开办女子学堂的用意。

至于今年和秋闱前后举行的考试,大部分自然就是由世家大族的女眷下场参加,这当然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

民间不乏有识字和能力强的女子,但世家大族精心培养出来的贵女也同样不甘示弱,即便是再不学无术,也比寻常民间女子认识更多的字。

利益每个人都占一分,才能将改革继续推进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