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顽童时代之只要二爷全身子回家(1 / 2)

加入书签

我们住的房子太破旧了,爹开始筹划着盖新房子。

请了烧窑师傅,挖土、和泥、脱坯、装窑、烧窑,忙了1个多月。

终于盼到开窑,爹站在窑前却傻了眼。

烧窑的师傅没有掌握好火候,临近火口的地方,砖坯烧焦炼在1起;中间的还好点,全变红了;上层1部分,1半红1半还土黄。

爹叼着烟袋,失望透顶地看着眼前场景,自言自语:“本来打算烧上1窑砖,自己用些,转卖给别人1些,不仅房子盖起来,还能赚点钱,现在看来泡汤了。”

爹没有怪罪烧窑的师傅。

全家人齐上阵,把中间能用的砖,1块块挑出来。烧焦了,还能辨出砖模样的,用凿子凿下来,齐整1下,也当好砖用。没有烧透的,拉回家盖了茅房,圈了院墙。

将将就就的,终于盖起5间砖房。

我拉着4弟的手,在各个房间跑来窜去。

爹蹲坐在空旷的院子里,手端着烟袋,深深吸1口,仰头吐出1串烟圈,凝视着慢慢升腾,消散……

在县城工作的2爷,终于回来认这个家了。他躺在新房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对我说:“这个家真好,还是家好,我老了就老在这儿!”

我点了点头,可不明白2爷说这话的意思。

2爷年轻时,在东北工作,从没回过家。离休后回来,因为孤身1人,又不愿认爹这个亲侄子,在县城5金公司看门养老。

前几年,爹几次要接他回家,都被1口回绝。“你家日子过得邋邋遢遢,吃不饱穿不暖的,拿什么给我养老?我现在吃喝都是国家管着,用不着你管,管好你自个家吧。只要不拉着老婆孩子到这儿来讨饭,我就算烧了高香!”

2爷瞧不上爹,即便偶尔回大队,也住在相好的家里。

爹对2爷说的话1直耿耿于怀,多年没有去看他。

公社搞起平坟还耕、禁土葬推火化运动,却意外让2爷回到了这个家。

当时学校停了课,我们要每天跟着老师扛着铁锨去平坟。

我和宝来、胡滨守着1座高大的坟墓拼命平着,确切说是挖着。时常听老人们讲,这人活着的时候有权有势,死了入殓,家人把1把手枪放进棺材随葬了。我们平时玩游戏,都是用木头手枪,做做样子,搂不了火。要是有把真枪,那该多神气!我们仨想到了1起。

张老师1见,大声吆喝起来:“瑞僖,站在坟头上铲两铁锨行了,你们还真要挖坟掘墓啊?走了,走了,下1个坟场。”催促着转移。

我们的心思不好说破,只能跳出坟坑,大失所望地跟上同学们。

不管是占地上百亩的坟场,还是45个、1两个的坟头,1律铲为平地。坟场里上百年的老树全被锯倒,成材能用的,拉到学校院子里堆放起来,归大队集体使用。

为了完成公社下达的任务,大队干部把已去世两个多月,配到阴婚的1位孤寡老人,从祖坟场挖出来,送到县火葬场火化了。骨灰运回大队的时候,举行了1个盛大仪式,大人小孩都要参加,公社的干部上台讲了话。

1向吃凉不管酸、嗜酒如命的刘流觉得稀罕,“这老头,活着没人管,没人理,死了倒风光了!”

本族人拒绝他再埋入祖坟,最后找了个盐碱岗子埋了。

因为平坟,1些在外地工作的老人,纷纷赶回来,关心自家的坟被平成什么样了,不经意间掀起家中孩子接班话题。大哥班里的几名同学,已经确定接班,吃商品粮。

大哥想到了2爷,整天缠着爹去找2爷,要2爷给安排工作,吃商品粮。

爹考虑到2爷先前的态度,觉得为难,敷衍大哥说:“要找你自己去找吧。你2爷答应了更好,不答应就算了。”

大哥1听这话,天刚放亮就爬起来,骑着自行车去县城找2爷。

可能因为孤独的原因,2爷1改过去的冷淡,见到大哥格外亲热。在单位食堂打了早饭,饭后带着大哥在公司里转了1圈,中午还精心给大哥拿了3个馒头,端了1大碗肉,逢人就说:“我大孙子今儿来看我了!”

大哥把恳求的表情用到极致,“2爷,我想上班吃商品粮。”

没想到,2爷满口答应:“这事由我来办。不过,国家对企业招工有年龄限制,你现在年岁不够,等年岁够了,我马上办。”

大哥心花怒放,乐得嘴角要翘上天。“能上班吃商品粮就行,我不在乎多等个1年半载。”

大哥走的时候,2爷1直送到公司门口,眼里噙着泪,有些不舍。自此以后,2爷常回家住上几天,而且回家的频率越来越高……

秋日的中午,燥却凉爽。爹在树荫下,手脚并用编着筐。

金辉叔跑过来告诉爹,“县上来电话,说叔病得不轻,让你到县医院看看去。”

爹把手里的活简单归置1下,跟娘打了声招呼,骑上车子奔向县医院。

医院里,公司的两个职工在照看着,2爷只有眼珠在动,说不出话来。

两个职工和爹说了2爷的病情,“脑出血,恐怕没有多少日子了。”

爹在病床前拉着2爷软塌塌的手,好言安慰:“叔,没什么大事,放心好了,我来伺候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