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顽童时代之有病乱投医(1 / 2)

加入书签

进入9月,秋风外加秋雨。平时如同铁塔般的爹,软绵绵地躺在炕上,胸疼、胸闷、呼吸困难,吃不下东西。

大队的赤脚医生李福生,每天过来针灸1下,开点食母生、止疼片什么的,但不见什么好转,不断催促爹去医院看看。

爹坚决不去。

娘只能给爹熬点小米粥,1勺1勺轻轻喂下去。

爹时不时呕吐出来。

又连着两天水米难进,皮肤渐渐干瘪了。

姐苦劝爹去医院打吊针。

金辉叔、3虎婶、金梅娘也过来劝去医院。

爹都1口回绝,“我的病我知道,拖几天会好的。再说,到医院打吊针,不说明我快要死了吗?”眼里流露出1丝恐惧。

姐清楚爹的恐惧,只有病得快死的人,才去医院打吊针,挂输液瓶子。

第3天,爹嘴唇干得爆了1层厚厚的皮。

姐用棉花蘸点水,不时湿润1下。

我们弟兄几个痛苦地围在爹身边,无计可施。

姐着急地看看爹,再看看我们,口气异常坚决地说:“不能再听咱爹的,今儿无论如何,也要送到医院去!”

爹抬了抬眼皮,“瑞俪啊,实在不行,你到药圣爷庙给我求点土,我喝喝试试吧。”

爹对药圣爷庙信服,起因是他十5岁那年,奶奶得了1场大病,气息奄奄。穷尽1切办法都无济于事,便在炕上守着奶奶,跪向药圣爷庙方向,“圣爷,如果我娘3天之内能吃能喝了,我1步1头,磕到庙里给你老人家上香还愿。”让爹惊奇的是,刚许完愿,奶奶竟示意要喝水,第2天能正常进食,几天后基本病愈。

爹信守誓言,决定到药圣爷庙敬香还愿。

年轻力壮的、未来的我的干爷爷听说后,陪着爹1起去。

从天1放亮开始,爹从家门口走1步,跪下磕1个头;走1步,跪下磕1个头……已经到了中午,才磕了56里路。

干爷爷急得脑门子出汗,“就你这小步,咱半宿都到不了药圣爷庙。这样,我在前面迈步子,你按我的步子磕,也是1步1头,算不得毁誓约。”

爹觉得有道理,依了干爷爷的办法。

干爷爷憋足了劲在前面跳1步,爹紧走几步趴下磕1个头……晚上掌灯时分,到药圣爷庙土疙瘩前还了愿。

从此,每逢正月十5,药圣爷庙庙会的日子,爹在早晨煮好饺子,要先盛出3小碗,放到朝向药圣爷庙方向的长凳上,磕3个头。

药圣爷的故事世代口口相传,据说他是宋金时期的名医。十2岁时,他爹患了伤寒,4处求医,但因家境贫寒,即使下跪哀求,没有1个郎中肯诊治,最后不治而亡。受此磨难,他立志拜师学医,发誓专给穷人看病。当时战事频繁,瘟疫流行,尸横遍野,为搭救百姓,自配中草药免费医治,往往药到病除,被视为救命神医,还被当地人尊为药圣。药圣爷去世后,家乡的村民为他捐地造墓、建庙,并把他医书中的偏方验方整理成册,编排号码,制成木刻印版,摆在庙里,供求治者求取,药方百试百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