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业时代之我结婚了(1 / 2)

加入书签

1991年8月十7日,星期6,迎来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和清玉领到了红红的结婚证。

这标志着,清玉由我的女朋友变成了合法妻子,我作为清玉男朋友的时代宣告结束,由1个快乐的单身汉,变为1个肩扛家庭责任的男人。

在区民政局门口,我把两本结婚证快速交给清玉,小跑着赶回单位。今天,必须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策略报告,后天要上政府常务会研究讨论。

闷头干到周日下午临近6点,才空闲下来。

我提着在单位打的乱炖大锅菜和馒头到招待所,和清玉边吃边聊起婚礼问题,3言两语聊到婚礼仪式上。

清玉侧身坐在靠床头的书桌1角,停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我,“这仪式,那仪式,归根结底是个形式。在咱们捉襟见肘的当下,有必要花钱搞这个仪式、形式吗?”

我坐在书桌中间的凳子上,1手拿着馒头,1手夹着筷子,吃惊地挑起眉毛,“难道你心里没有1个童话般的婚礼梦吗?我这瘦猴般的王子骑着肥硕健壮的白马,来迎娶你这穿着洁白婚纱的俏丽新娘。在青青的草地上,铺上红艳的地毯,伴着美妙的音乐,我们挽着手1起迈向幸福的婚姻殿堂!”说完,张嘴咬口馒头,再夹口菜放到嘴里,笑滋滋地嚼着。

“每读到小说的这些章节,每看到电影、电视剧中这1场景,我都陶醉向往和深深憧憬,有时还在梦里,和你真真地举行了1场盛大婚礼。不过,梦里的你可比真实的你高大英俊多了,美得我半夜都笑出声。可1看见真实的你,我的梦彻底醒了。”清玉说着说着,向我顽皮地翘起鼻子。

“我和你梦里的我差距有那么大吗,以至于让你对婚礼丧失信心?”

清玉扑闪下眼睛,夹起1筷子菜塞进我嘴里,“不过仔细端详1下,你这个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1米76的高个子,顶着1头卷毛和1张长脸,大嘴巴、大鼻子、大眼睛,再配上个双眼皮,说不上潇洒,但处处透着精神。话说回来,即便没有可取之处,我也得给你挖出1些,否则,显得我眼光太低,如何在众人面前抬起头来?”

“以后走在大街上,不要再挽着我的胳膊,要保持1定距离,有人问起,你就说,这不是我的爱人,是我的乡下初中同学,初中同学哟!”我怪声怪调地说。

清玉把手中的馒头放在饭盒边,腾出手揪住我的卷发,“行,只要你不在乎,我完全照办!”

笑笑闹闹吃了晚饭。

清玉干活利索,端着饭盒、拿着筷子到楼头的水房洗涮,转眼回到房间。“我在水房里想了想,结婚到底为什么要举行婚礼?”

这正中下怀,我1直对民俗感兴趣,对此可以放开讲1番,1雪她对我挖苦贬低的“前耻”,便卖弄道:“古代称拜堂,是表明女人从此入宗,改为男人姓,成为男方的家人、族人。咱们小时候称拜天地……”

清玉放好饭盒、筷子,边用毛巾擦着手边说:“老先生,这是要开课吗,我要不要记笔记呀?”弯腰抓起墙边的暖壶,倒了杯水。

“去你的吧,我是给你普及知识。”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想,这个炫耀的机会让我逮到,可不能轻易放弃。接过清玉递给我的水,继续高谈阔论。“这个拜天地仪式意义重大,农村人不在乎结婚证,只在乎拜天地仪式。不管合法不合法,只要拜了天地,有天有地作证,有乡亲作证,就是真正夫妻。拜天地是个契约化的仪式。目前,尽管日子富足,但整个仪式还是原汁原味传承下来。”

“哟,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专家?”清玉边讽刺我,边抓起床头《上海毛衣编织时装精选》摊开在桌子上,又把床头的紫色塑料袋打开,从中掏出1团枣红色的毛线和带着竹签子的毛衣片,稳稳坐在靠床头的桌角,照着书上的式样给我编织起毛衣来。

“对于你这毛孩子,我得1次给你讲透,好作为你向别人卖弄的资本。现在,城市的1些婚礼极度世俗化,有钱的人晒车队,有权的人晒来宾,老人们把它作为‘回笼资金’的手段。本该属于年轻人纯洁浪漫的结婚典礼仪式,被赋予太多社会庸俗。”

“你别说,这还真成了1种社会现象。”清玉低头回应1句。

我看着她双手配合有序地飞签走线,恰似正在钢琴上弹奏着1曲美妙的乐章,1时陶醉了。

“傻傻地看着我干什么?这么多年,还没看烦?”清玉冷不丁喊我1声。

我傻笑1下,把思想拉回原来的轨迹。“婚礼仪式的本真,求的是爱情的神圣,亲情的甜蜜,友情的真挚,以及亲朋好友浓浓祝福和幸福分享。可现在已经走向古板套路,几乎千篇1律。要知道,世间每份爱情都是独1无2的,你纵有天大本事,也不能复制别人的爱情故事。”

“再风光的仪式也拴不住相伴1生的爱情,再盛大的场面也固化不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婚姻需要自己1生经营,幸福依赖彼此不懈奉献。咱可不可以来个独1无2,两个人的被子往1起1抱,宣告结婚礼成,送入洞房呀?”清玉停下手中的签子,深情地望着我。

我轻轻刮了1下她的鼻子,“看看,这就是我老婆,无与伦比的天真!这事我做主,婚礼仪式,我还是要送你1个的,到时候你理解和配合就行。”

“完全听从老先生安排。”

“我有个很过分的请求,你家生活富足,我家还在爬坡,在历山市我们没亲没故,咱举行婚礼仪式时,不让双方家人知道行吗?”

“为什么?”

“双方老人知道后,按习俗要送1笔钱给我们。你家可能问题不大,我家肯定要东借西借。我不想要不平等的婚姻,因为两家出钱多或少,有可能会成为我们今后心里不快和吵架的导火索;更不想要让父母背着苦债的婚姻,咱俩的幸福建立在父母痛苦之上,我1辈子会受良心谴责。”我不敢看清玉的眼睛,低着头心慌慌地说。

“我们已经自立,责任义务是全心孝敬双方老人,哪能再给他们找麻烦,增加苦痛?等春节来个意外惊喜,也算我们俩人生1大创举,行!”

对于我这近乎荒诞的要求,清玉不但不反对,还如此欢快地接受了。

这样的女人,你能不全心爱她?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

9月2十7日,政府大院各单位,都在自己的会议室组织国庆节会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