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立业时代之可不能忘本(1 / 2)

加入书签

村支书张云翼带着村主任丁春,找我来寻求项目。

我客气地把他俩让坐在椅子上,倒上两杯水。

张云翼说:“瑞僖,你可不能忘本,从咱村走出来,要想法为村里做点贡献。”

“你们有什么考虑?”

“咱村有大片荒废盐碱地,地下水丰富,还挨着两条国道。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挣钱的项目,都欢迎。”张云翼如饥似渴地强调。

“历山市目前正在环境整治,1些小皮革、小电镀、小冶炼项目,面临集中搬迁问题。我可以联系下他们,看是否有投资意向。”

张云翼听得激动,“那太好了,现在只要有企业能把咱村带动富裕起来,你就是首功1件。”

又简单聊了1会儿,张云翼见我工作过于繁忙,托词有其他事情要办,起身告辞。

之后几天,我把给村里引进项目的事挂在了心上,只要有闲暇时间,便翻开自己的电话本,找出有可能性的老板,1个个打电话联系沟通。周末,还骑着自行车跑跑郊区、周遭县市。有几个企业老板觉得可行,但有些顾虑。

雨虹皮革厂的老板章起说:“我们几个项目,落户到你们村可以考虑,只是这些企业是重污染企业,尤其是对当地地下水和空气污染严重,村民能接受?”

“村里有上万亩撂荒盐碱地,周边地广人稀,你们那点污染,我想问题不大。”

最后敲定,春节过后,邀请他们到村里考察。

时间呀,忙得人恨快,闲得人怨慢。我呀,总感觉过去的1切事情都恍如昨日,1眨眼,1996年春节到了。

凭往年经验,猜想到春节回家过年的人会很多,于是和清玉起了个大早,带着子文坐公交车赶到历山市长途汽车的车站售票大厅已经人流如织。

票是按车次、发车时间,提前半小时出售的。

考虑到清玉抱着子文,需要个座位,便放弃了当下的车次。在拥挤的购票人群中排了1个多小时的长队,终于买到了比较靠前的座位号的票。

检票时按票号排队,可通过检票口后的1刹那,在距离长途车2十多米内,要靠自己跑的本事。车内座位不对号入座,先跑到先上车先入座。

在拥挤的排队人群中,我低声和清玉商量:“你负责抱着子文,提着3个大包。我只背着书包去抢座位行不行?”

“行,没问题。”

家里人多,孩子多,亲戚多。带了3大提包东西,盘算了1下,才勉强够分的。

1出检票口,我像1支离弦的箭,直直射向长途车车门。

车门已经被捷足先登的人群堵死,但我是轻装上阵,3挤两晃钻进车里,找到两个靠窗的空座坐下来,1边暗自得意,1边透过窗玻璃看向车外。

清玉右胳膊搂着子文,右肩膀挎着1个提包,左手提着两个提包,吃力地走过来。

我只能看着,不能移开座位。只要1起身,马上有焦急的人坐下,再怎么解释劝说,都不会起来。站4个多小时的颠簸车程,人人都会觉得吃不消。可为了能回家过年,再怎么吃不消也能忍。

我打开车窗,喊清玉:“你把东西放在地上,抱着子文先上车。”

车上的人已经插脚不下,清玉抱着子文跌跌撞撞挤到我身边。

我刚站起身,围在身边的人的眼光便齐刷刷投过来。

灵机1动,在过道边上的座位前,我双手撑住前后靠椅的背,挤出1个空隙,把清玉让进来,占住座位。左侧右侧身钻出过道中的人群来到车下,把提包1个个递给司机师傅,码在车顶上捆牢。

抬眼望去,旅客们带的年货,在车顶上堆成了小山。

汽车里不但没有暖气,玻璃窗还4处漏风。刚开始觉得寒如冰窖,1袋烟儿的工夫暖和起来。如鱼罐头里的鱼1般挤在1起的人,充分验证了抱团取暖的效应。

认识不认识的人,你1言我1语谈论着活计苦累,诉说着生活艰辛,感叹着人生不易。高1声低1声,南1腔北1调,杂乱得如同我记忆中的,儿时夏日中午聒噪的蛤蟆坑。

车开出城区后不久,3个骗子穿插在人群中,开始卖力演着易拉罐健力宝饮料里,发现小金属片中大奖的把戏,见没人围观响应,马上改为两只铅笔套橡皮筋的猜猜赌博游戏……空折腾了1个多小时,1个人看了另外两个人1眼,甩下1句“现在当个骗子也不容易!”1同下了车。

两个小时后,司机习惯地把车子停在路边,喊声:“可以下车方便1下了。”

清玉轻声唤醒怀中熟睡的子文,随着人群鱼贯下车……说来奇怪,开车前,人人都全力以赴抢座位,可车子1开,即便有事短暂离开下,也没人再抢。倘若旁边的人,站累了想坐下歇歇脚,也要在你站起来时客气请求、道谢几句。

女人们就近跑下路面,去到沟底,众目睽睽下方便着。男人们则自发地走到路对面,在路边站成1排方便……冷风飕飕,4野茫茫。

条件就是如此,人人见怪不怪。

在县城,如作战般地倒了1次车,才顺利来到临近家的公路道口。

在车上,多亏子文乖,见谁都是天真的笑容,谁见谁夸可爱,省去了我和清玉的许多辛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