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册封大礼(上)(2 / 2)

加入书签

就比如这茶库,茶库可不单单存放茶叶和香料,更是用来存放韩国纸。

那是韩国,不,现在应该叫它朝鲜了,那韩国纸是朝鲜进贡的,1年进贡的数目能多达十3万张。

1年十3万张,用不完,根本用不完,都赏赐了内宦宫女们1部分,让他们拿来用草纸了,1年所用还是不过89万张。

不得不说,这大明虽说在建立朝贡体系的时候,往往厚礼相送,但是搜刮的也叫1个狠。

不提朱元璋,就说那成祖朱棣,对于朝鲜的搜刮程度堪称吾辈楷模。

当时,整个韩国是北元的养马场,韩国王朝时期整个朝鲜半岛成了元朝的养马场,元朝十4个大型国营养马场,耽罗就有1个。

而且明朝的骑兵家底,也是因为攻克了庐州路这个元朝的养马场,才建立起来的。

为了在朝鲜养出优质战马,元朝皇帝甚至不惜从后世中亚地区找来好的种马进行配对,因此在元明之交的时候,捡到1个大便宜的韩国亦或是后来的朝鲜,是有着很庞大的战马储备的。

这1点跟它之前的韩国很像。

像那李成桂时期,朝鲜1次能出动战马匹两万多匹,放在这么1个巴掌大的国家来看,这是很惊人的数目。

所以从朱元璋开始,1直到朱棣,都进行强买战马,甚至朱棣做得更狠,为了削弱朝鲜的战争潜力,就连水牛也不放过,这玩意除了犁田,还能做战弓。

不愧是抢了自己亲侄子皇位的人。

阵阵动物的嘶鸣声响起,打断了朱翊镠的思绪。

朱翊镠知道那是锦衣卫象房当中饲养的各种动物,例如虎豹,以及大象,它们都将充当仪仗队,用来展示天朝上国的尊严。

锦衣卫入场了,紧接着就是御马监了,作为皇帝直接掌握的亲军,他们显然更加受到皇帝的信重。

那些个隶属于御马监的甲士,从中左门和中右门出来,将整个奉天殿围了1圈,就连那丹陛两侧也都是御马监的甲士。

等到这甲士们都站定之后,鼓声,皇宫内的第1通鼓声开始响起。

几名文官开始从中左门走了出来,朱翊镠微微眯着眼看去,作为亲王的他自然是熟悉这套流程的。

这次来的应该是充当承制官等差事的人。

这领头者两个老者,正是大学士申时行以及张4维,他们应该是充当捧诏官和宣制官。

因为朱翊镠了解到,此次册封的正副使可就有其中2人。

至于两位国公,他们则没有出现在这1批当中。

不过这也正常,笑话,那定国公和成国公是正使!他们能干活吗?不能干。

正使那是不干活的,换成后世也是1样,往往正的都是不干活的,只是挂名而已,表示重视,真正干活,办差事的都是那些副的。

至于跟在两个大学士后面的,则应该是礼部的侍郎了,他们应该是担着这次大礼当中承制官和赞礼官的差事。

等到这4人站定位置之后,文武百官也在这时分成两列,从承天门当中鱼贯而入,进入广场。

约摸1炷香之后,鼓声再次响起,与这鼓声1并的是神乐观演奏的庄严大乐!!

大礼当中最要紧的人物——皇帝该出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