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黄教 降服蒙古的手段(上)(2 / 2)

加入书签

大局大局,百姓才是大局啊!

“诶——到时候,让田长史去统计下人数吧。”

对于他来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至于人数多少,他已经不想去算,也不想知道了。

朱翊镠再次深深地望了眼那些还是呆立在原地,好似被剥削到失去1切活力的短发汉人,不由得心中有深深的悲凉涌上心头。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跟我们先辈之前的愿望有这么大的冲突。

我们先辈们流血舍命得来的大好盛世,被1群不肖子孙给败完了,而自己也是其中不肖子孙的1员!

“龚正6啊。”

“小民在的,殿下。”

龚正6回答的很快,也很是灵活,那种灵动在1群呆立的人当中,就显得很突出了。

朱翊镠自然也是注意到了这1点,为此,他想要去考1考他,当然了,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他朱翊镠可不会学着某人1样,对着竹子,对着1根竹子进行所谓的格物致知,那就是神经病,不干正事。

“这大明朝当下的边患,你觉得是?”

“殿下,蒙古!”

“嗯。”

朱翊镠听到这个回答,没有丝毫的意外,这1点很正常。

因为这个时期女真没有恢复过来,对于大明的体量来说,就像是感冒1般。

但是蒙古就不1样,横亘在北方的蒙古对于大明来说,就像是1把随时会掉落下去的利剑。

这把利剑还随时会砍掉自己的脑袋。

这可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当下,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定这边患,这大明的边患在于蒙古。

蒙古诸多部落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附骨之疽。

两次明王朝大的危机,都是这些蒙古人所带来的,1次是土木之变,另1次则是几十年前的庚戌之变。

当然了,现在好1点,整个边防形势好转了很多。

但是朱翊镠很清楚,这脆弱的和平还是靠钱买来的!

诸如俺答封贡,每1年都要打着抚赏的名头,给那蒙古的诸多部落至少8万两的白银。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个银子跟那北宋的纳金有何区别。

这大明,这浩浩大明跟那弱宋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

文人,尤其是明朝的文人,实在是太过于软弱了!!

头皮痒,水太凉,我看啊,是那些个文人1个个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国家,把民族看得太轻!

看看那野猪皮子建立起来的野蛮王朝,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他们不得不说还是很聪明的。

至少在对于边疆的统御上,要远远超过大明。

对于蒙古,满清主要是通过联姻通婚,从努尔哈赤开始,女真跟蒙古的科尔沁部百年开始通婚。

这1招,确实是好使的。

但是朱翊镠不会将王朝的和平建立在女人的肚皮之上。

这样做是对于全民族的1种侮辱!

当然了,这满清统治者,也是有脑子清楚的。

他们在后面就选择了盟旗制度,来进行分割蒙古诸多部落。

到了后期,整个蒙旗被分为两种,1种被中央直接控制内属蒙古,另1种则是由理藩院监管下的外藩蒙古。

这1步棋也是可以的。

但是当下大明做不到。

至于原因很简单,大明没有能力,至少是在当下,没有太多能力将政治触手伸向蒙古部落内部。

“那你说说看,龚正6。”

朱翊镠看向龚正6的眼中,带着些许期待,“怎么样,才能解决,彻底解决掉整个蒙古鞑子的危险,保我大明万世啊。”

这个问题1出,龚正6顿时愣住了。

这大明上百年来,这么多个精英都没有想出来,自己算哪根葱啊,怎么就值得殿下开口问这个问题??

不过,龚正6也明白,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殿下——”

沉默了片刻之后,龚正6最终再次低垂了脑袋说道,“某还真有1计,但不知道能不能彻底,不过必然可以让边患减轻。”

“什么?”

朱翊镠将这两个字脱口而出,因为这时他内心的震惊几乎是压制不住的。

这人居然还真有办法??

“快说说看。”朱翊镠的语气当中带上了些急迫

“是,殿下。”

龚正6抬起头,对上大明王爷的双眼,“不知道,殿下您知不知道黄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