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老朱震撼!燕王感叹!魏国公大好了(2 / 2)

加入书签

    便是一天天地好转!

    徐达的背疽逐渐干燥,红肿和发炎的情况明显减轻。

    体温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持续的高烧已经完全退去,他的脸色从病态的苍白转变为了健康的红润。

    短短三天,徐达已经能够坐起并与人交谈,精神状态也大为改善!

    原先的昏迷和虚弱已经成为过去,他现在能够清晰地认出身边的人。

    此时。

    朱檀正坐在徐达对面。

    满脸笑容。

    徐达身旁,三个儿子随身侍奉。

    分别是老大徐辉祖、老二徐膺绪、老三徐增寿。

    徐辉祖年纪比自己大了不少,平日里说话一板一眼,满脸严肃,是个老成持重之人。

    徐膺绪年龄也较自己大了许多。

    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但看起来却像是个读书人,做事情文绉绉的,还有些内向,听说如今也是在军中任的文职。

    徐增寿倒是年纪跟自己差不多大。

    此时性格活泼跳脱,甚至对自己,也没有多少敬畏。

    反而有点想把朱檀处成哥们的意思。

    当然,朱檀也十分喜欢这个小老弟。

    徐达一共生了四个儿子。

    原本的老三,不幸夭折,所以现在才只有三个儿子侍奉在左右。

    对于小透明徐膺绪,朱檀所知不多。

    但对于老大徐辉祖和老四徐增寿的名头,朱檀可是如雷贯耳。

    徐辉祖作为徐家长子,在徐达死后,继承了徐达的魏国公爵位。

    从此对朝廷死心塌地。

    只管效忠皇上,谁是皇上,他无所谓。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

    徐辉祖便死心塌地,跟定了朱允炆。

    处处与燕王朱棣作对。

    当年朱元璋一死,朱允炆不许藩王进京奔丧,却允许亲王世子来京。

    朱棣一下子将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全派去了应天。

    没想到。

    这一去,便被朝廷扣住了。

    终于,这三兄弟找到一个契机,得到朱允炆的许可,可以离开应天了。

    但徐辉祖身为这三人的大舅,却二话不说,丝毫不念血脉心情反而劝阻朱允炆说不可放这三人走!

    接下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徐辉祖已经作战勇猛,坚持和朱棣作对,成为朱棣在战场上头疼的对象。

    最终,当朱棣终于靠奇袭打进应天的时候,徐辉祖坚决不降,自闭于家中。

    而老四徐增寿就不同了。

    他是铁杆的燕王党。

    在应天一直为燕王说好话,并且将应天的一切军事情报通通发给朱棣!

    为三个外甥的逃命和朱棣最终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惜,在靖难之役后期的时候,徐增寿的间谍行为被徐辉祖发现,立刻大义灭亲举报了。

    朱允炆得知后,亲手将徐增寿刺死。

    结束了他短短的一生。

    当朱棣登基做皇帝之后。

    因为皇后徐妙云同样是徐家人。

    更何况。

    魏国公徐达又跟朱元璋关系匪浅。

    所以最终朱元璋也没有削掉徐辉祖魏国公这一脉的爵位。

    只是让徐辉祖的儿子继承爵位了事。

    同时,因为老四徐增寿对于他的帮助,朱棣也感念在心,封了徐增寿定国公的爵位。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

    魏国公镇守南京,定国公跟随去了北京。

    徐氏一门双国公,与国同寿,也是大明朝的一段传奇。

    徐达看向朱檀,轻咳一声。

    浓眉紧皱,片刻后,终于缓解了些。

    抱歉道:“鲁王殿下,这一次,真是多谢你了!原本早就想着见你一面,但这些时日清醒的时候少,昏迷的时候多,始终未能一见,当面致谢!现在,我终于有这个机会了.”

    朱檀笑笑,道:“本王也是奉了父皇之命,幸赖国公洪福,这才转危为安!”

    徐达苦笑一声。

    “还是多亏了殿下的青霉素啊.

    这药果然神奇!

    我在北平的时候,燕王殿下因为这个病也为我想尽了办法。

    却眼看着一天天,我这病就那么危险起来了!

    如今竟然能起死回生,每每想起,都觉得不可思议!”

    朱檀笑道:“魏国公过奖了!”

    徐达深深看了朱檀一眼,道:“无论如何,陛下的恩情,臣永世难忘,殿下的救命之恩,我也会谨记于心!”

    朱檀只是微笑。

    这个时候最好什么都不要说。

    总之,说什么都会让徐达觉得自己是想得到什么回报,或者说是在居功自傲,倒不如闭口不言。

    此时。

    眼看着徐达身体已经无恙。

    朱檀便离开了。

    徐府门口。

    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三人奉徐达之命,给朱檀送行。

    朱檀正要坐上轿子离开。

    忽然。

    徐家三兄弟齐刷刷跪在地上。

    “鲁王殿下的救命之恩,我们永世不忘!”

    说着。

    齐齐磕起头来。

    一直磕了三个。

    朱檀整个人都是懵的状态。

    等他反应过来。

    三人已经磕完了。

    因为都是在石头路面上磕的,三人又磕的极用力。

    所以,徐辉祖三人额头都露出青紫痕迹,甚至隐隐有血迹。

    朱檀无奈叹了口气,道:“这又是何必!”

    徐辉祖道:“救我等父亲性命,便是救了我们的性命!这等恩情,如何报答都不为过!”

    朱檀苦笑道:“这就挺过了”

    徐增寿揉揉额头,咕哝道:“我也觉得过了.好歹磕之前垫个垫子,别直接磕石头啊.再磕几下,父亲救回来了,咱们仨可就都没了”

    徐辉祖怒视徐增寿一眼。

    “徐增寿!你在说什么混账话!你这是对恩公的态度吗?”

    徐增寿顶嘴道:“光磕头,恩公便喜欢了吗?你知道恩公喜欢什么吗?”

    听到这句话,朱檀隐隐感觉有几分不对。

    但又没想起来到底是什么不对。

    随后。

    徐增寿理直气壮道:“我告诉你,恩公私下里跟我交流过了!

    他最想去的地方,便是那秦淮河上找两个花魁娘子一左一右侍奉着喝花酒!

    这件事儿我都跟恩公说好了,这样子才能让恩公欢喜.

    你这光会磕头有什么用?就算磕死咱们,无非多了三具丑陋的尸体,有两个花魁娘子陪着殿下美吗?”

    这一番话说完。

    朱檀满面羞惭,已经躲进了轿子里。

    徐增寿满脸得意洋洋,问道:“殿下,你看我说的可对?若说懂你还是兄弟我.”

    朱檀催着轿夫道:“起轿起轿起轿!”

    此时。

    徐辉祖已经被徐增寿的话气的浑身哆嗦。

    朱檀掀开轿帘,道:“稚山兄!”

    稚山是徐辉祖的字。

    徐辉祖听到声音,茫然地看向朱檀。

    朱檀道:“长兄如父,孩子不懂事,该打就打!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留下这句话。

    朱檀的轿子动力全开,轿夫们迈开两条腿,拼命狂奔。

    另一边。

    徐增寿有些茫然地看着远去的朱檀。

    怎么听着殿下这意思想要让兄长揍我呢?

    我明明说的是实话啊,再说了,那不是你跟我说的吗?

    怎么现在你还不乐意了?

    这天底下还有这般道理吗?

    另一边。

    徐辉祖已经提起了一根皮鞭。

    咬牙切齿道:“殿下说的是啊.四弟!长兄如父!你就别怪为兄辣手无情了,为兄可都是为了你好啊!”

    徐增寿想要逃跑,却被徐辉祖几个家丁联手擒住,拖去了后院。

    “大庭广众,你提什么花魁娘子!提什么喝花酒!

    还敢往鲁王殿下身上泼脏水!

    你好大的胆子!

    荒唐到这个地步,为兄不揍你以后不定还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现在揍你是你还有救,以后你若是坏的造反了,为兄可怎么管你!”

    徐增寿被徐辉祖抽的凄惨,口中只是喊着:“大哥,我说的是实话啊,真的是鲁王殿下跟我亲口说的!”

    “闭嘴!”

    “大哥,疼!”

    “不疼不长记性!”

    “大哥.我这伤口要是出血了,很危险的!”

    “无妨!稍后为兄用烈酒帮你洗伤口!再说,鲁王殿下还留了一瓶青霉素!出问题了用便是了!”

    “大哥.饶命啊!”

    紫禁城。

    宣政殿。

    朱元璋正在处理奏章。

    他身边,依然站着太子朱标。

    现在的朱元璋满面春风,徐达的背疽终于被治好,他的心情也跟着大好。

    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朱檀禀报,锦衣卫早就将消息传了回来,甚至在徐达病情好转的第一日就已经传回来了。

    而朱檀的神奇表现,也让朱元璋、朱标等人震惊到了极点!

    他们都亲眼看到魏国公徐达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

    说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丝毫不为过!

    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朱檀竟然依然能够凭着一瓶神药将人救回来,这药,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朱元璋身边还站着一个人,那便是周王朱橚!

    今日是朱檀到宫内,跟朱元璋汇报徐达情况的日子。

    朱橚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这才死皮赖脸,留在这里。

    很快。

    朱檀走到跟前。

    “父皇,儿臣幸不辱命,魏国公已大好!”

      推荐一本好书哈!绝对好书!人品保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