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狭路逢妖道(2 / 2)

加入书签

    那年的一个雪天,老君初亮,湖上结着薄冰,这和尚在湖边踱步,踱着踱着,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进了湖里,众人去寻,却是什么也没寻到。”

    “所有人都以为这僧人死了,五年之后,我师父意外途经白蛇湖,见这湖上妖氛森森,断定水下藏有妖魔,便下水捉妖,他一路寻到墓中,在墓室的中空里发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男人。

    那男人已不辨人形,手指头都像青蛙一样黏在了一处,这男人就是那僧人,原来啊,他是信不过老婆孩子,怕自己死后和经书分开,主动带着书投身到了墓里,你说奇不奇?”

    “奇,真是奇哉,这哪里是经书给他陪葬,分明是他在给经书陪葬。”

    苏真感慨了一句,又问:“怀清禅师将那人杀了吗?”

    “师父将他超度了。”小和尚用词严谨。

    “大师果然仁善。”苏真附和了一句。

    “师父将他超度之后,发现他原本空荡荡的怀里,突然多了一本古迹斑驳的经书,经书材质古怪,不是纸张,更像是某种东西的皮,有种黏腻的质感,上头还熏着层油脂。

    书封上只写了两个字,那两个字极怪,扭扭曲曲,我横看竖看认不出来,只觉得这是两只蜘蛛爬到书上,让人一巴掌拍死后留下的尸体。”

    和尚回想着当初的场景,徐徐说:“师父告诉我,那两个字是,妖乘。这便是妖乘经的由来。”

    苏真听完,只觉得这妖乘经极为邪性,不像普度众生的佛经,更像是将人引入邪魔外道的魔说。

    沫仙子先前还觉得这经文威严,此刻听完这故事,心中渗出凉意,甚至怀疑起那怀清禅师的身份,心想此人能与这妖女结交,不会也是个伪装极好的妖僧吧?

    仙子心中擂鼓,每一步都像在迈往魔窟,更感畏惧。

    走了约莫一刻,三人抵达了五宝庙。

    那是一座红顶黄墙的大庙,在一片阴沉中散发着宝光,沫仙子环顾四周,非但没觉得安心,反而脸色煞白。

    这地方她来时就经过了,当时她可没瞧见这儿有什么宝光璀璨的大庙!

    “余月姑娘,竺沫仙子,两位请。”小和尚说。

    苏真准备进门,沫仙子却不肯动,她轻轻摇头,说:“这庙我来时还没见着,这会儿怎么凭空冒出来了?我可不进去。”

    苏真也皱起眉头,重新审视起眼前的建筑,却没嗅到什么妖气。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庙里响起,带着几分笑意:“佛在法而不在塔,仙子拘泥于庙塔之相,如何能体悟真禅?”

    沫仙子脸上一羞,道:“大师所言极是。”

    她虽还有恐惧,却不扭捏,随着苏真一同走入了五宝庙中。

    五宝庙与寻常寺庙格局并无区别,庙中却只供奉了一尊佛像,这佛像没有任何特点,仿佛是看过所有佛陀、菩萨后,想象出的一张与佛最贴合也最平庸的脸。

    佛像前的蒲团上,身披白色僧衣的老人正盘膝而坐。

    与小和尚不同的是,这老人反而没有剔发。

    他不知活了多少岁,看上去实在太老了,他褶皱的皮肤像干枯的木皮,白花花的头发像一团团的枯草,干瘦的身躯更像一株木柴,不用斧头劈,稍猛烈的阳光都能将其晒裂。

    他是怀清大师。

    大师一手竖掌,一手捻佛珠,双目下垂,微微躬身,道:“阿弥陀佛。”

    见大师没有排斥人,沫仙子心情轻松了许多,与苏真应邀坐下。

    苏真没什么拘谨,直接席地而坐,沫仙子则更有礼节,她先是还了一礼,说了句“晚辈竺沫,见过怀清大师”后,轻柔屈身,端正地跪坐在一旁。

    “余月小友,许久不见,近来可还好?”怀清大师问。

    “倒是……不太好。”

    苏真叹了口气,诚恳道:“不瞒大师说,晚辈忘记了很多事,甚至有点记不得大师了,还望大师见谅。”

    “哈哈。”

    怀清禅师反倒笑了,他说:“余月姑娘,你还和二十年前一样。”

    “和二十年前一样?”苏真皱起眉头。

    “二十年前,我在西景国以西的滹沱山遇到了你,你从妖国那边过来,身上都是血,我本以为你也是妖,可仔细瞧来,你明明只是个普通的小姑娘,我问你是谁,你茫然地摇了摇头,说,你忘了很多事,忘了你的年龄,忘了你曾经的姓名,你觉得有血海深仇要报,却找不到仇人在哪里,你说,你感到很迷茫,听说和尚善于指点,你希望我能开导你。”怀清禅师说。

    苏真愣住,心想这是曾经的余月吗?还是另一个曾占据这身躯的魂魄呢?

    若是余月本人……

    那个快乐欢脱,一副终日无所谓模样的余月,也曾感到无比迷茫?也要禅师来开导?

    临近妖国的滹沱山……

    苏真也默默记下了这个地名,又问:

    “大师是怎么开导我的?”

    怀清禅师回忆往事,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已经不记得了。”

    “不记得了?”

    “我一生讲过太多故事,我早已不记得与你说了哪个,但你说的话,我却记到了今天。”

    “我说了什么?”

    “你说,大师,我明白了,原来我是个不爱听道理的人,这个世上的很多道理,就像给狗扔去的骨头,它能让狗追逐一段时间,但也仅此而已,骨头总有吃完的时候,何况很多时候,那甚至不是骨头,而是骗狗的石头。”

    怀清禅师笑得更开心了,他继续说:“之后,余月姑娘与我同行了半日,你向我询问了很多关于人类修士的事,譬如哪些人厉害,哪些宗门最大,我大致地回答了你,你听过之后,说,多谢大师解惑,你已经明白该去找谁了。”

    “我该去找谁?”苏真问。

    “鹿斋缘。”怀清禅师说。

    “鹿斋缘?”

    又是鹿斋缘。

    苏真立刻想起了鬼车塔里,徐宴对他说过的话。

    徐宴说,鹿斋缘留下的秘籍一共有两本,不幸的是,另一本二十年前就被盗走了。

    难道是余月做的?

    是了,也只有余月能自由进出老匠所,充当这个窃贼。

    难怪当初徐宴看他时,神色诡异,还将重强调了“自投罗网”一词,如今想来,莫不是徐宴在对他暗示什么?

    二十年前,余月自称要去寻找鹿斋缘,还在老匠所偷了一份鹿斋缘的秘籍。

    二十年后,余月出现在了南塘。

    苏真又联想到了九香山的种种诡异传闻,那些传闻起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与鹿斋缘飞升的时间亦是吻合的。

    难不成,那位曾经举世无敌的大修士,在一千年前飞升到这小县城来?

    她会是谁?

    苏真猜想之时,沫仙子忽地咦了一声,她环顾四周,问:“那位小和尚呢?”

    引他们来的小和尚不见了踪影。

    苏真与沫仙子一同望向禅师。

    禅师开怀笑道:“邀请余月姑娘来的自始至终都是怀清禅师,哪来的什么小和尚?”

    “大师真是妙哉。”

    沫仙子若有所悟,更感玄妙。

    苏真皱起眉头,也感慨这玄术神妙。

    苏真本还有话要问,余月的声音却在身体里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余月一改往日的云淡风轻,罕见地急促起来:“你怎么遇到了这个老东西?我和你说过的,我平生最讨厌的就是禅师!快走!别管他对你说了什么,快离开这里!”

    “什么?”苏真第一次见余月如此失态。

    “二十年前我遇到过他,他视我为妖,要将我镇伏,我与他斗了半日,虽然赢过了他,但他那本经书十分古怪,连我也……”

    余月正说着,禅师忽然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书质地奇怪,表面像是被火熏过的脂肪,上面还拍死了两只黑蜘蛛。

    “不好。”余月低声道。

    与此同时。

    老君熄灭。

    周遭陷入了黑暗。

    再睁开眼时,他回到了班级里。

    正是午休,同学们趴在桌面上睡觉,身旁的邵晓晓正侧枕着脑袋看她,微咬嘴唇,纯净的眼眸闪个不停,俏丽的双颊半藏在臂弯间,却难掩羞人的酡红之色。

    苏真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

    他盯着邵晓晓看,一脸困惑。

    邵晓晓则更加慌乱,她用极轻的、几乎于唇语的声音说:

    “我……我要再想一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