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0】上映,参奖!(1 / 2)

加入书签

第141章【140】上映,参奖!

“我就说说我角色的部分!”

看路学常确实一副很虚心在听的样子,陈愈有些斗胆道:“亮亮跟人打架的全部细节,我感觉没必要播出来,对方撞到之后,对方直接摔到地上,那个双肘出血的镜头就够了!”

“还有亮亮被拘留那段,过程挺憋屈的,他妈直接告诉老二亮亮被拘留了,是不是给人感觉更强烈一些?”

“至少看的不会那么难受……”

“……”

陈愈是照着前世播放的那版剧情,跟路学常说的。

那一个版本里面,这几段其实都是没有的。

怎么说呢?

最终上映的版本,或许不是导演自认为最好的一版,但绝对是各方妥协后,最好的一版。

而且,很多其实也是导演最看好的一个版本。

除非你这一部电影被广电审核到了,才会让你修改;不然,上映的那版,不出意外就是导演自认为最满意的一个版本,不然,他为什么选择这个版本上映呢?对吧!

所以,陈愈说的这一段,就是前世《卡拉是条狗》的上映版本,里面这两段,都是一带而过的。

听了陈愈的话后,路学常并没有一笑了之,他居然真的在那思考起了陈愈说的这些。

啪!

他突然一拍手:“对啊,我为什么要拍亮亮跟人的细节,本就是一个误会的过程?”

“双肘受伤就已经可以了,留足了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路学常的眼神越发的透亮,看向陈愈的眼神,也是完全不同。

“你小子,点到我了,哈哈!”

路学常看上去挺开心:“这两段我改了,还有呢,还有吗?”

他有些迫切的问着。

陈愈想了想之后,又把一些细节跟路学常说了下,基本都是对照着前世的那部电影版本说的。

这下子,路学常算是真的对陈愈刮目相看起来。

这小子,有点料啊!

刚刚的那两点,还是太含蓄了。

估计是怕自己会说他,所以还是收着的。

“伱小子,以后肯定是导演的料!”

路学常算是看出来了,陈愈说的几个点,绝对都是一针见血。

“……”

陈愈事实上有些滴汗。

这哪是导演天赋,明明是重生天赋啊!

不过路学常这句话倒是不假。

陈愈做导演,他有一个比其他导演都牛逼的优势。

他特么看过电影全片,好的电影剪辑那肯定也是好的,他只要照着剪就可以了,速度比前世都要来的快。

人家剪辑可能需要一个月在那不断的调试,陈愈估计只需要一天时间。

这就是重生者变态的地方。

拍摄讲戏其实也是,他只需要照着讲就可以了,就像他演这个剧情一样,他脑海里,那可都是有画面的。

“不行等拿到影帝后,就转行做导演!”

导演的话语权,那肯定又不一样;就跟姜汶演员到顶后,转行做导演一样。

陈愈对导演当然感兴趣,而且也很自信,毕竟他导戏比其他导演有那么大的优势。

不过,现在显然还不行,最起码要等自己拿到几个影帝桂冠再说。

不然,拍起来没底气。

“你开学几号?”

“1号?”

路学常突然问着。

“对,1号!”

还有几天,陈愈中戏就即将开学。

“那开学之前,每天都过来帮我看看啊,给点意见!”

“这部电影,我跟冯导还有王总,分歧挺大的!”

路学常突然透露给了陈愈一个信息,陈愈不由得一愣。

“就是上映的时间,还有参奖!”

路学常低声道,陈愈不由得哦了一声。

上映,参奖!

这确实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两个点。

“路导,能说一下吗?”

陈愈看王忠军几个反正也已经出去了,拉着路学常就当聊家常;估计刚刚陈愈提的几个点,让路学常挺满意,路学常也没多想:“就是上映的时间,我是希望越快越好,冯导和王总,他们是决定走贺岁档!”

“但是,今年的贺岁档你也知道,有一部超级大片!”

张一谋,《英雄》!

这是压根打不过的一部片子,别说路学常,冯晓刚都不敢正面应对。

陈愈身为重生者,那更是知道这部电影的可怕。

《英雄》,这可是开启华夏内地影坛票房破2亿神话的一部争议之作。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不行,特别02年的当下,更是骂声一片;但陈愈身为过来人,是知道这部电影,对华夏影坛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也甭管老谋子后世做了多少骚操作,但《英雄》的上映,真的没得黑。

你能说这部电影垃圾,但它内地拿下了2.5亿票房,全球更是狂揽1.7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4个亿。

更是让电影局,对电影的票房分成,都做出了相应的提升。

这是什么概念。

早在2000年之前,最早的1992年,发行方就开始向院线要求调整票房分账比例。

因为发行方到手的钱,实在是太少了。

当时,制片发行方所占的分账比例是35%,但十年,整整10年,院线都没做出任何的让步。

直到《英雄》的横空出世,它将分成的比例,史无前例地提高到了40%。

随后,电影局更是下了批文,将以后所有上映电影的分成比例,统一提高到了37%。

老谋子帮所有电影人,多拿了2%的分成。

此后,张一谋的两部电影《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更是连续把制片发行方所占分账比例,提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从此国产片片方与放映方的分账比例,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四六开”,最终演变成了2010年的43%和57%的比例。

又是老谋子。

《金陵十三钗》上映时,新画面公司向影院提出要将片方的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招来影院和院线的集体抵制。

最后还是电影局的介入,使得双方各让一步,部分影院通过把最低票价限价提高5-10元,作为弥补损失的措施。

这特么就是资本家,永远不让自己亏,哪怕让消费者承担,都不会退让。

4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