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0】大尺度激情戏拍摄!(1 / 2)

加入书签

第151章【150】大尺度激情戏拍摄!

吱嘎嘎!

下矿的井车发出了年久失修的摩擦声,双手环抱在胸前的陈愈,哼着小曲,穿着件矿工的蓝色工作服,下意识左右四探着,闪身熟练的上了车子。

刚从下面上来的一帮矿工,跟他完成了下矿的交接班。

陈愈现在拍摄的,就是他在矿场的最后一段戏,也是他跟王双宝饰演的唐朝阳,一起合谋杀人的戏份。

《盲井》虽然改编自小说《神木》,但事实上,小说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取材于华夏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

这部剧简单来说,就是讲述了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矿下害人伪装成安全事故赚钱的故事。

具体的过程就是,两人先套近乎将打工无门的外地农民认作亲人,然后带到煤矿做工,最后在井下工作时制造“安全事故”将“亲人”杀死,再找矿主私了拿钱。

保强饰演的元凤鸣,就是他们得手后,又找到一个“亲人”。

但最后陈愈饰演的宋金明,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所以生出了恻隐之心,迟迟不肯下手。

最终,唐朝阳在准备朝元凤鸣下手时,宋金明跟他扭打在了一起,两人都死在了矿洞下面,元凤鸣逃出来后,反而得到了一笔抚恤费。

故事看上去很普通,但过程却很是凶险,讲述了底层人士凶狠人性的一面。

而宋金明这个角色,在陈愈看来,确实是很有挑战的,他是个坏人,但也有人性向善的一面,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这些天,他只是演了矿下的几幕戏,但李扬已经拍的足够惊喜。

陈愈饰演的宋金明,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好一些;而且王保强也演的可圈可点,那弱不禁风单纯的样子,确实像极了小说中元凤鸣的描述——一个16岁学业中断懵懂无知外出打工的农村少年。

砰!

陈愈拿起敲煤锤,一脸凶悍的朝着面前的一个工友头上敲了下去。

刚刚他还跟对方聊得挺开心,但下一秒,说变脸就变脸,五官也在瞬间变得阴沉了下去。

配合他黑漆漆的面容,颇有些瘆人。

咚——

旁边的王双宝还生怕这一锤没把对方给锤死,直接又补了一锤。

啪嗒!

陈愈用脚撇了撇被敲死工友的脸,确认他最终有没有死,眼神低垂,显得有些居高临下,但面容上很是平静,就像是司空见惯了这种事一般。

眼神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意。

那一刹那的表情转变,在聚焦的镜头中显得格外亮眼。

“咔,收工!”

李扬不住的看着监视器里面那最后的一段陈愈表情变化,真的是越看越激动。

陈愈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为了演好这一段镜头,这几天他几乎都没怎么说话,很是沉默,一直在酝酿着宋金明这个人复杂而多变的一面。

事实证明,这种酝酿是非常到位的,在下井拍摄的这一段,演技就直接爆起来了。

“呼~~~”

李扬也呼出一口气,他抬头看着上面仅有的一个开口,这几天的井下拍摄日子,也是真的受够了。

又黑,又闷,关键还热。

不过,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的拍摄,都是在集市和矿上的拍摄,难度也比矿下容易。

“你可以洗澡了!”

李扬朝走过来一起准备上去的陈愈说着,陈愈点了点头:“嗯,身子可以洗咯,脸还不行!”

这神情、动作和气质,依旧还是宋金明的那副半吊子样子。

不得不说,李扬都有些习惯了。

吱嘎嘎——

李扬跟摄像几个,先是上了矿井;而后就是陈愈跟王双宝几个。

上去后,众人就都跟解脱似的,在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想到过去一周在如此艰苦的地下拍摄,很多人依旧是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

太苦了。

他们呆个一周都受不了,那些每天都得下井的矿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洗澡,洗澡!”

王双宝也有些扛不住了,他也被陈愈感染着,三天没洗;陈愈却早已经朝着矿场的卫生间走去。

这一顿澡洗的是好不舒坦,除了脸上稍微抹了下,陈愈把身子都差点撸秃噜了。

实在是这么多天没洗,他自己都快要扛不住。

也不知道前世李一祥是怎么熬下来的,这家伙,没得个金马、柏林影帝真的是可惜了。

半个多小时后,陈愈才神清气爽的从卫生间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藏绿色的带毛皮夹,头顶着羊毛的小帽,嘴角的两撇胡子炸开着很是扎人,不过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是相当之好。

洗过澡后人都显得有些焕然一新,虽然打扮依旧是土不拉几的模样。

但看上去,完全跟矿下工作时不太一样。

有些市侩,一副小市民突然诈富的心态。

这,正是宋金明另外的一面。

在矿场外,他其实过得日子挺潇洒,毕竟来钱快,那肯定是需要享受的。

“李导,李导!”

场务老陈这时突然走到了李扬面前,在他耳边悄悄的说着什么,李扬嘴角带着一抹笑,正好看到陈愈从卫生间走出,点了点头:“行,我来跟他们说!”

“咋了?”

陈愈看李扬有些不怀好意的样子,顿时想到了《盲井》中一些少儿不宜的情节。

《盲井》里面有三段大尺度露点的戏份,其中有两处,是跟宋金明有关的。

“女演员找到了!”

“老陈刚谈好价格,怎么说,明天拍?”

“这几天辛苦,犒劳犒劳你?”

李扬朝陈愈说着,脸上憋着笑,陈愈压根没有任何反应:“行,那就明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