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39】《征服》,上星!(1 / 2)

加入书签

第212章【39】《征服》,上星!

哗啦啦!

陈愈骑着一辆很老式的自行车,沿着山路飞快的骑着,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衬衫外套,里面是白色的背心,脸上带着那么一抹迫切和执着。

时不时的,眼神会飞快的朝旁边看上两眼。

这是他的老家,生他养他的地方,10年了,他从来没回来过一次。

而今,那个考上了帝都大学的村娃子,终于回来了。

“喔——”

陈愈嘴里尖叫了一声,一条通往他村里的向下山路,他稳稳的操控着自行车龙头,飞一般的直趟而下。

那冲刺带起的风,把他的头发都全部吹起,衬衫也是猎猎直响。

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是《暖》开头林井河回家的一段戏份,而且是一镜到底;远焦的长镜头被举的很高很高,为的是,完整拍下他这一段归家的山路。

那种归家的急迫感,油然而生。

而另一个摄像师则是坐在车,对着陈愈的面前快速的抓拍。

那时不时兴奋的表情,还有多年没回来的期盼,无一不在此刻陈愈的脸上展露。

坐在村里看着监视器的霍建起,凝神的看着陈愈的表情,再微微想了想之前拍的戏份,陡然间就明白了,陈愈不仅连林井河的感觉都变了,性格……也变得跳脱了很多。

他虽然已参加工作,但实际上还是个28岁的青年,他应该有着开朗而积极的一面。

而没走出山村的林井河,则是有些腼腆的。

这种情绪的把握,让他再一次看到了陈愈眼下的不同。

“10年前和10年后分开了拍,果然体现出了林井河这个角色的反差!”

“陈愈刚开始拍的时候,那个建议是对的!”

苏晓卫也在旁边说着,此时她再看监视器里的陈愈,脸上已经完全没有了少年时期的那种青涩和懵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和洒脱,还有些老成。

那是见识和接触过大城市,生活在大城市后,人物性格上的一种差别。

“陈愈对林井河这个角色的把握真好!”

“比我剧本中写的还要丰富很多!”

苏晓卫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是存在着表演天才的,以前她只是听周围的朋友说过这样的演员,现在,她终于看到了。

眼前的陈愈不就是么?

“这拿到三大电影节都可以获奖!”

“戛纳还来得及吗?”

苏晓卫问着托着腮帮子看着监视器的霍建起,霍建起没有回答她,而是看着镜头中的陈愈,他突然停在了村口,剧本中,是没有这一段的。

眼泪,突然就从陈愈的眼眶中流了下来。

这一幕可谓是相当的动容。

刚刚他还处在归家的兴奋之中,现在,却是哭了。

他看着周围的景象,脸上泪水却是越来越多,视线也变得越发模糊,但远处的山庄、小路、树木等等,依稀还是十年前的样子,一成没变。

霍健起并没有喊停,而是在思索。

轰——

看着那村口的拐角处,霍健起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是送林井河上大学的村口!

10年前,整个村的村民都来送林井河上大学,因为他是村里难得出的一个大学生,而且林井河的导师,就是在这里跟他说的临别赠言。

也是在这里,林井河跟暖分开,还互相说着离别的话语。

“暖,我会每个月给你写信!”

“井河,如果你三个月没收到回信,就彻底忘了我吧!”

一晃,十年过去了。

他怎么能不哭泣?

到了这里,他能想象到的,就是那时候村里面送他上学的一幕幕景象。

还有跟暖的分离。

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初恋对象。

嗤!

霍健起也擦着自己夺眶而出的泪水,他也被陈愈的这一幕所感染到了。

是啊,这是最为真挚的归家之情;从一开始的归心似箭,到回家的兴奋,再到此刻的流泪,这不正是一个十年没回家的人,最为真实的写照?

“加的很好!”

“这一段保留,一定要保留!”

霍健起做着标记,而开头归家的这一段,演到这也正式结束。

接下来,就是陈愈十年后回到家乡的一切,还有遇到暖,在暖家里帮忙,说话……回忆。

差不多有30多分钟的戏份,但拍的话,可能要好些天。

“今年的戛纳应该赶不上了!”

霍健起突然朝苏晓卫说着:“不过,可以试试威尼斯!”

戛纳是每年的5月中下旬举办,而威尼斯则是8-9月,而任何一部电影,三大电影节都只能参加一项,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前世《暖》参加了戛纳的展映,也是因为递交的太慢,导致了没法参赛。

而这一世,因为陈愈的拖延,显然更慢。

2个月内要剪辑、配音外加录音等等,肯定是来不及的,展映都不可能;索性,霍健起把目光放下了今年的威尼斯,还有就是国内的金鸡、亚洲的东京!

这三个电影节,他肯定是要参加的。

至于首映,他准备就放在威尼斯电影节举行。

好歹有陈愈这个柏林影帝加成,应该是会增光不少。

“要是入了主竞赛单元,陈愈能再次拿下威尼斯影帝的概率很高!”

霍健起就冲刚刚那一段归家的情绪表演,他都得给对方打满分,实在是太过共鸣,连他都看的泪流满面,想要回老家一趟;更别说到时候的观众了。

霍健起让自己的情绪稍微调整了下,这才拿着喇叭在那道:“休息下,待会儿我们拍下一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