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几十个文官上当!曹正淳,给朕把他(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次光是大臣就有一二十个,甚至这其中居然还有好几个太医院的太医。

    估计这些太医都没有想到,他们进去乾清宫给万历帝诊脉的时候。

    没有发现他们悬丝诊脉的对象,并不是万历帝。

    而是曹正淳曹正淳用深厚的内力,改变自己的脉象。

    给那些太医们错觉,让太医们诊断出万历帝的脉象居然是既弱且滑,命不久矣。

    所以这些太医个个都加入到了这一次的讨伐的当中。

    甚至他们也想和那些大臣一样,建立他一个拥戴之功。

    有太医院的太医声势浩荡的加入,不少原本处于骑墙派的人物也个个下了场。

    这当中居然还有没有去就蕃的一些藩王,又或者刚刚来到京城述职的藩王。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参加这一次讨伐万历帝的队伍的那些个大臣们,才是真正的厉害人物。

    因为不管他们最后成功或者不成功,身居高位的他们要么成为股肱之臣,要么被下野。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了,也就不想着晋升的事情。

    所以这些人反而冷静了下来。

    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升官无望,想着靠这一次的机会爬上去的投机者们,才会十分兴致盎然地参与。

    甚至等李太后出现在了这些人面前之时。这些个臣子个个表现的激动无比。

    李太后此时看着,二十多个大臣在自己面前跪下。

    口里边称颂着千秋万岁之类的话,虚荣心达到了顶点。

    这一刻,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代女皇。

    她知道即便自己的儿子五岁的潞王登基,也不可能影响得了她掌权。

    所以在这一刻他她甚至都觉得权力已经在向她招手。

    她挥动着长袖,一甩,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诸位卿家平身!!”

    所有的大臣都起身,李太后开始发表感言,“如今陛下落水病重,病入膏肓,本宫虽心中万分的痛惜,可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社稷。

    本宫只能遵老祖宗们家法,如今陛下年幼,并无子嗣,他若驾崩,只能由他的亲弟弟潞王继承大统。

    还望诸位卿家能够鼎力相助,共同扶助大明社稷。

    此事若成,诸位爱卿皆是朝廷肱骨之臣,届时本宫必会秉明陛下,对尔等加官进爵。”

    此话一出,立刻赢得了在场所有官员的一致欢呼。

    他们等的不就是这一次的好处吗?

    于是这些官员通通跪倒在地上呼千秋万岁。

    口中念着,一切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社稷,为了百姓苍生。

    接着他们浩浩荡荡的跨过宫门,向着乾清宫而去,要做最后的逼宫。

    说来也怪,乾清宫以外,所有宫门大殿的守卫此时都对李太后的言行举止视若无睹,甚至放任他们进去。

    李太后此时早已被胜利冲昏头。

    她哪能看得出这一些异样。

    等来到了乾清宫之后就见宫女太监,此时都已跪倒在地上,颤抖不休。

    李太后上前去询问:“陛下,如今龙体如何?”

    有一个太监跪着爬过来,说道:“回禀太后娘娘,陛下病重,药石不能救!”

    但凡是个聪明人,此时听到这太监的话之后都应该觉得不太正常。

    一个太监,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此时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说皇帝没救了,就这一句话就够掉脑袋了。

    可是李太后还有她身后,那些想着一步登天的大臣们,居然听不出来,反而是有些窃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