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发财了呀!(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晚上四辆自行车来到了东直门外,靠近郊区的一座小院子里,将自行车停好,何雨柱率先走进了屋子,跟着灯光打开。

    “啪!”得一声。

    随后何雨水,于海棠,小刘还有李秀娘四人就走了进来。

    这个小院子是小刘,何雨水和于海棠第一次来,李秀娘已经来了好几次,何雨柱在这里已经炒了很长时间的货了。

    今天晚上需要多炒一点,因为明天来的人比较多,要是炒少了,那是不够分的。

    “哥这里还挺不错的,要什么有什么,里面还有床,你炒累了还能睡一会儿!”何雨水是左瞧瞧右瞧瞧,正好里面还有一些剩下的糖果,何雨水直接拿起来,往嘴里塞了一颗。

    何雨柱看着何雨水道:“这里是我们的一个秘密据点,所以大家都不要将这个地方说出去,还有就是小刘要好好的学,以后这里我是要交给你的。”

    “师父.你就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好好的学,争取早点将炒货给炒好。”

    小刘感激的看着何雨柱。

    本来何雨柱是没有想过要收小刘为自己的徒弟的,但是当小刘知道何雨柱要教他手艺的时候,小刘跪下来就磕头喊师父。

    那头磕的实诚,三两下就直接将脑袋给磕红了,何雨柱看小刘真的很有诚意,而且这年代,师徒如父子,有了这师徒的名分,想来小刘也会一直尊敬自己,所以也就将小刘给收了。

    “很好.秀娘姐,伱带着雨水和海棠劈柴烧火,我和小刘一起炒货。”

    何雨柱一个吩咐,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这次何雨柱一共炒了两种干货,一个就是葵花籽,还有一个就是花生米,一包葵花籽五分钱,一包花生米一毛钱。

    利润是很高的,别看五分一毛,但是原材料不要钱呀只是分出一点分成,后面卖多少,何雨柱就赚多少,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一会之后,炒货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好在这周围都没有人家,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城里,何雨柱这些人分分钟都要被抓。

    小刘在一边学的很认真,第一锅是何雨柱炒的,第二锅开始就是小刘开始自己炒了,其实炒货没有多少的技术含量,就是有一些小窍门在里面,比如.翻炒瓜子的时候,时常拿出来翻一番,尝一尝,生熟程度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

    炒货的时候,微黄就可以关火了,利用锅的余温再扒拉几下就可以了。

    而这炒货最需要的就是体力,你要不断的翻炒,要让所有的炒货全部都受热均匀,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好在小刘以前就是进厂的,所以体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五个人搭配着干了一晚上,一共是炒出了三百斤的干活,一百斤的花生,两百斤的葵花籽,说真的,也是累到快吐血了。

    这个时候何雨柱哈哈一笑道:“走咱们去喝羊汤去。”

    这东直门是个交界的地方,过去的几条主干道分别通往城里、郊区等,这里是通往顺义、怀柔、平谷、密云一带的唯一通道。

    连接着东城与朝阳的繁华地段,东直门还有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长途汽车站。南来的,北往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于此。

    人多了,自然就有好的吃食,冬日的清晨,一缕和煦的阳光刚刚照亮四九城,何雨柱带着何雨水,于海棠,李秀娘,小刘五人一起来到了东直门的十字路口,这里有一家超级美味的羊汤店。

    这家羊汤是第一次来这里炒货,何雨柱发现的,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何雨柱还和老板说了几句话,得知老板的羊汤是用羊肚一个,羊心肺头一份,不带羊肝,用花椒水洗羊肚,净水灌肺头,边灌边吹气,使肺叶充气,用麻绳系住,一起放在大锅里煮。

    水开之后稍微煮一下,倒掉污水,再加水,把花椒大料茴香用布包好,一起文火炖,把肺头的麻绳解开,去除沫子。

    而且他很讲究,他还要二遍煮,并且煮之前,在锅里放半斤香油,叫羊杂入味,这样味道会更好。

    这第二遍煮不能煮十成熟,八成足够,这时捞起来,切成细丝,再接着煮到软烂十成熟。

    说真的,羊汤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很多人更喜欢羊肉与羊汤是分开制作的。

    羊汤是用羊骨炖制,时间长了自有一锅好汤。

    不过,这种羊骨炖煮的要更废时间和炭火。

    今年四九城的天气冷得格外早了一些,冷风瑟瑟,脸好像直接贴在了一块抛了光的铁皮上,嗓子干得发毛,何雨柱坐支着塑料大棚里面,羊汤在锅里咕嘟,羊肉烩面在旁边!

    何雨柱带着自家的人跻身其中,羊杂汤一大碗,烩面一小份,咸菜丝随便取,羊油辣子摆在桌面,冬季早晨的风吹来吹去,周围有零星客人,谈恋爱的男女骑着自行车拉风而至,一群小伙子站在不远处看着混话连篇,青春的滋味顺着羊杂汤洒落一地。

    五人默默地喝汤,鲜美,搭配的上那一抹晨光,一辆货运的卡车呼啸而过,卷起尘土,乌烟瘴气中,羊杂汤顿时显得有些孤独。

    吃饱了,五个人再次骑车回四合院,原本无聊的工作也似乎微微甜蜜。

    何雨柱带着五人回了四合院之后,下面的事情,何雨柱就不参与了,大概是早上十点的时候,于海洋一家一共是来了六个人,杨师傅一家是四个人,马华一家也是六个人,外加小刘的两个妹妹,一共十八个人。

    再加上李秀娘,何雨水,于海棠,小刘,一共是二十二个人。

    这二十二人全部来了之后,跟着就被小刘,李秀娘一行人带到了东直门外的小院子里,这二十二个人要去做什么,他们要去将那几百斤的干货,分别装到一个小小的纸袋子中,跟着一包一包的包好,卖的时候,一包一包的卖。

    不能到了电影院前,直接将葵花籽和花生摆在明面上卖,这样就等着被抓,所以要将这些干货给分成一小包一小包,一次带个一百包,卖完之后,如果时间早,再回来取,如果时间不早了,那就结束。

    一百包卖完,五十包瓜子,五十包花生,那也是十五块,能提成一块五,一个月就是四十五,也是高工资了。

    而何雨柱这个时候一个人则是在家里研究二十二个人的分卖的电影院,这个时候,何雨柱还不担心有同行,因为大家手里没有原料,拿什么做自己的同行。

    不存在同行就没有竞争,那么何雨柱就可以轻松一些。

    年纪大一点的就选近一点的电影院,有自行车年轻的就选远一点的电影院,卖的时候不能一个人,最好是两个人一起,这样要是有了麻烦还是可以互相照顾的,就这样何雨柱废了脑力一下午,将一切都给安排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