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2章 我可以作证(1 / 2)

加入书签

第182章  我可以作证

    易中海的财产被法院的人给封了,一毛钱都送不走了,随后一大妈开始和易中海打起了官司,一大妈其实什么都不懂,都是李超群一直在后面帮助一大妈。

    两人也因为这场官司而情意相投。

    大约七月份的时候,火热的蝉鸣再次在四合院里响了起来,也就在这一天,易中海和一大妈正式离婚,而所有的家产是一人一半。

    一大妈获得了易中海的房子,而易中海则是获得秦淮茹的欠条和大约两千块钱。

    易中海拿着这些钱本来是要离开四合院去外面租一间房子住的,但是却被秦淮茹给接回去了,让易中海就待在贾家,还说让棒梗给易中海养老送终。

    虽然秦淮茹说的那么的光明堂皇,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秦淮茹一家是看上了易中海的存款和工资了。

    今年的四九城的夏天很热,热的很反常。

    很多人想知道,现在的我们有没有空调了,其实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大多是没有空调的,家用电器在70年代初,第一台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单缸双缸洗衣机刚刚引进,冰箱是奢侈品,空调几乎没有。

    20世纪80年代末,这些家用电器增加了,但空调仍然是奢侈品。

    所以,整个70年代,空调不仅在农村没有,就连在城市里也是没有的。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没有空调,但城市里的空调也是极为罕见的,几乎都是城乡都没有空调。20世纪70年代初,材料匮乏。

    农民只能用有限的票券从供销社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别说空调了,连风扇都没有几个,大部分人靠手摇蒲扇降温。

    在七十年代,没有空调,每年夏天,天气都非常闷热。

    人们有他们自己的避暑方式,如蒲扇、电扇和去河里游泳等等。

    在炎热的日子里,没有一丝风,酷热难耐,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即便如此,农民也不得不在地里干活,就算再热,也不能耽误农时。

    有生活经验的大叔经常穿着厚厚的旧外套,让汗渍在衣服上停留久了才能找到一些清凉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天,农村地区的农民不得不除草,消除饥荒。

    晚上,男人们光着上身,用一长条布浸在井里的冷水里,他们手里摇着蒲扇,路灯下,大声打牌。

    当他们出汗时,他们用布把汗擦掉,汗水不停地流出来,布被他们用手彻底的绞搓着,那时候毛巾少,还不如布。女人穿衬衫,就是自己做的无袖的衬衫,她们还摇着蒲扇,一人坐一个小马扎,谈论这个说说那个。

    他们每天晚上都很享受,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待到十一二点。那时候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黑蚊子,普通蚊子咬了一天辛苦工作的人也没什么感觉。他们在的地方一般称之为“阴凉地”或“风口”。

    它们大多位于村口的林地。

    树木繁茂,遮阳,还有阵阵凉风吹来,是天然的夏日氧吧。看着满天的繁星,伴着蝉鸣蛙鸣,享受着凉风,然后慢慢地睡去,进入梦乡。

    即使是现在,也就是2022年,农村大部分家庭还没有把空调作为避暑的主要工具。

    即使安装量很高,也不能说家家户户都有,但平均每户拥有量肯定超过一台。但说实话,现在农村的空调使用率真的很低,大部分都不愿意开。大一点的孩子,三五成群,去离村子不远的一条河里游泳。

    男孩和女孩都在一起,没有人嘲笑谁,也没有人出馊主意。晚上,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世界,那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视,一般每个村都有一台进口的大彩电,放在村委会。

    晚上,他们争着看电视,频道少,不用转。

    各家门前一堆堆闷烧的野辣椒飘着浓浓刺鼻的烟雾,驱赶着嗡嗡叫的蚊子,于是,竹床和木椅被铺在地板上。大人们一边拉着家务,一边不停地拍着蒲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蚊子和热气,累了一天的大叔,只好躺在竹床上休息了一夜。

    由于农村自然环境好,晚上退热会很快,临近午夜热浪会迅速撤出阵地。一般农村人没有更好的条件了,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的。

    七十年代,人们消暑的食物是西瓜和冰棍。

    天气热的时候,他们在自家地里摘了一个大西瓜,放在已经冷却的井水里,在冰上放了一会儿。就像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样,清凉甘甜,生津止渴。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一根一毛钱的冰棍,在模型里放上井水,再放上糖精,这在当时成了降温的奢侈品。

    没办法,现在还没有开放,这样的日子其实就已经很好了,何雨柱给自家买了四台电风扇,李奶奶一台,李秀娘一台,何雨水一台,自家一台。

    第一次将电风扇给买回来,李奶奶那是很难新奇,扇叶插电转动起来,李奶奶说了一句好凉快。

    那一天何雨柱家一次性买了四台电风扇的事情也是震惊了整个的四合院,不过,大家虽然震惊,却并不奇怪,何雨柱有钱,他是可以买得起这些东西的。

    所以何雨柱家的这件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情,倒是另外一件大事情,悄咪咪的要开始了。

    七月的某天早上,何雨柱起床刷牙,于海棠已经起来了,正跟着李秀娘为一家人准备早上的早餐。

    今天早上吃的是冷面。

    四九城人夏天最爱吃的就是冷面,一碗根正苗红的冷面,面条一定是荞麦面,发黑、透亮、爽、滑、弹,是它的身份标签。

    一定要有汤,汤是冷面的灵魂,要红得清澈,要够酸够甜,要冰冰凉,一碗冷面做到极致它得带着冰碴儿。

    一定要有配菜,你也可以叫浇头,但专业术语叫冷面帽,辣酱、牛肉片、泡菜、苹果片、黄瓜丝、梨条、白煮蛋、煎蛋丝、鸡肉丸子、松子……不要求全都有,但也是越多越好。

    以上这些就是拿到冷面户口的最低门槛,一个都不能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