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蛐蛐引起的误会(1 / 2)

加入书签

祁落的外祖家,在京城南下约千里的拙州,外祖母五十寿辰将至。

早在月前,沈家便托人给英国公府送来了帖子。

祁落早早便给外祖母备寿礼。

只是这礼物颇为神秘,至今连英国公夫人都不知是何物。

距外祖母的寿辰只有十日。

而从京城前往拙州,路上也需三日,于是英国公夫人便携同祁落启程前往拙州。

随行之前,祁落将商铺的未尽事务,均交付给了薛掌柜。

随行的除了常月和秋月,一并带走的且还有花猪。

只是尚有公务在身的英国公和世子祁霏未能同行。

如此娇滴滴的妹妹,美貌的娘亲。英国公世子足足派了二十名暗卫和二十名侍卫,一共四十余人护送母亲和妹妹前往拙州。

原祁落的外祖沈老太爷,生前一直在京为官。

五年前,沈老太爷过世,祁落的舅舅沈舟和沈越,便丁忧回了祖宅拙州。

沈家是百年的书香世家。

沈家的吟心书院,乃是齐朝数一数二的书院,祁落的舅舅们,也皆是那文人雅士。

沈家无论是男子或女子从小耳濡目染,均是那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之辈。

就说祁落的母亲沈吟月,于书画的造诣也是颇深,想那祁落的书画之才,理应是承了母亲。

沈家百年世代向来不逐官场名利,沈氏子孙大都官职不高,但在齐朝一直颇有贤名。

沈氏一族,官职最高地当属沈老太爷。此事也全因机缘巧合,方成了那正一品的太子太傅。

当今圣上,原本只是一介闲散王爷,只因那前太子突然暴毙。

而一直在拙州吟心书院,跟着沈老太爷习文断句的安定王便成了太子。

沈老太爷则成了太子太傅,携同沈家大房与太子一并去了京城任上。

而沈家二房的一众人等均留在拙州的吟心书院继续任教。

沈大老爷,沈吟月的哥哥沈舟,文采书画皆颇为出众,也曾是那名动一时的三甲探花郎。

而沈二老爷沈越也是当朝极为出名的书家。

只因舅舅们对那官职一事皆是不甚上心,只一心好那诗词歌赋。

沈老太爷过世后,沈家大房丁忧回了老家拙州。

沈大老爷现任拙州知府,沈二老爷任那吟心书院的书院师,甚是逍遥自在,这便再也不愿回那京城为官。

沈家世代均是那文雅之人。日日琢磨地都是那前朝真迹、百年书画和孤本古书。

加上沈老太爷正一品太子太傅的身份。又怎会看上英国公那样一个纨绔?

其实此事,颇为妙哉!

只因那英国公虽是纨绔,也未曾勤学苦练,但在武学一途甚有天赋。

谈不上武功高强,但也尚算拳脚功夫了得。

而沈吟月,打小就爱看那侠女的话本子。

对于持强凌弱,劫富济贫,乐善好施的一些江湖侠客,颇有好感。

15岁那年京城第一美人沈吟月,又一次打算背着话本子闯荡江湖。

可是,难道不该是背着剑?

为何是背着话本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