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余波(5)(2 / 2)

加入书签

就算是徒劳无功,不过也是在皇上心里打进一根钉子。将来,可以再徐图设法,一步一步的再布子。

不过,今天这第一步就又走歪了,演砸了。

看看趴伏在地上的报信人,座中诸人,都是沉默不语,面色铁青。

打从刘孔和封锁江面时起,众人也就知道事情可能不大妙。不过,还是没有想到,太子消息如此灵通,而行动又是如此迅捷。

这其中,还有不少人曾经参加过当初万历年间的苏州民变,两相对比,就尤其感慨,今昔相比,自然是五况杂陈。

要说起来,前一阵子兵乱之事,是勋臣主谋,东林这边最多是打打下手,暗中帮点小忙。所以,现在五军都督府的几股势力被清除,连魏国公也被软禁,这都是不关东林的事。反正是勋臣自己中间的力量调整。

象侍卫处,还有五军都督府下的城防驻军,这原本就是太监和勋臣的势力范围,文臣们也不会伸手进去。

上次失败,还有可说,这一次,可是把众人的脸打的噼里啪啦,肿而复青。

“怎么办?”顾杲新授了户部主事,六部之事,威武富贵贫贱,户部最富,也最省心舒服。反正现在就管几省钱粮,汇总过来有多少就管多少,各镇要了再拨出去。

朝廷用度或是留用,或是俭省,上头叫怎么着就怎么着。

他是留恋秦淮风光的世家子弟,不管给叫他腻味的太子效力,还是出外当地方官,都是万万不可。

所以留在部堂里当个风尘小吏,散了值就去秦淮河上狂嫖烂饮,这才是最惬意的事。

只是再浮浪,也是知道自己家中有数千亩的良田,而且还有不少本钱用的囤积粮食和布匹上,现在江北抽厘,货物压在手中就得耗费利钱,而扬州事败,江南货物北上抽厘一事,看来也是势所难免了!

高弘图横了这个复社后进一眼,若不是顾家这样的江南世家,他何必趟这种浑水?

现在大事不成,又来问他如何?

当下欲拂袖不理,因见在场众人都是面色铁青,便是长叹口气,只道:“此事需得惊动史道邻了。他会言说利害,把此事与江南大局连在一起说,这样,皇上总会有所忌讳,不能由着太子的性子胡来……总之,要把水搅的越浑越好。”

“妙。”

“高公此计甚妙。”

“唉!”面对众人夸赞,高弘图却是摆了摆手,然后便是缓步走开。

在场众人,怕是没有几个明白他的心思。

屡次败给一个少年,纵然对方是皇太子,这滋味,也是委实难受的很了。

……

……

“急速进宫!”

听闻此事,连史可法也赶了过来,他看向众人,铁青着脸道:“禀报皇上,万事要以大局为重,少杀伤为妙。”

高弘图和一群东林党人,还有在苏州、常州等地的大士绅,彼此勾结闹出这么一场乱子来,要说事前这位内阁首辅丝毫不知,那岂不是笑话?

“至于事发经过,学生自然知道,该当如何向皇上陈说。”

看着眼前众人,史可法也是喟然长叹,拂袖道:“只望诸公能以大局为重,现在是暗中以抚局对东虏,结好联手平贼,太子誓师之事,学生已经戒北上诸公,不能擅提此事,总望能上下和济,把眼前大局稳下来……朝廷,也是实在乱不得了!”

如此,自然算是眼前最大的大事,高弘图见众人唯唯诺诺,有点不明所以的样子,于是矜持一笑,向众人道:“史公有令,户部已经拨粮十万石,银五万两,由使臣们带着一起,由海漕北上,直往平西伯军中去了。”

“太子不是说,宁远总兵官已经剃头降贼?”

“纵是有,也是迫不得已。”

史可法长叹道:“在上者,要体谅下头不得已的苦衷。平西伯世代事明,岂能愿降?不外是与东虏暂时合作,以平贼耳。今我等相逼,岂不是把他往东虏那边推?我想,有人心者,都不愿如此吧。总之,学生为内阁首辅,行事需得从大局着手,不可轻掷意气,本朝在东虏事上,已经吃亏太多次了!”

……

……

“咦,这早晚了,阁老还要入宫?”

等史可法到达宫门处时,天色已经颇晚,暮色渐渐上来,皇城之中来往的官吏都很稀少了,只有奉命要留下来值班的,这会子才从外头进来,远远看到史可法的仪卫,都是连忙避让开来。

守在门前的,是侍卫马銮,也是马士英的儿子,史马二人争权,由来也非一日,不过面情上,马銮对史可法当然还是十足的尊敬,带着过来,见是史可法坐轿子过来,内阁成员入宫,不必盘查,当下只是笑吟吟问候一句,接着便是闪在一边。

若是往常,史可法还会与他敷衍几句,今日实在心绪不佳,勉强在脸上挤出一点笑容,点了点头,便是催着轿夫继续入内,时间紧迫,他也是必须赶着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