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紧锣密鼓(1 / 2)

加入书签

莫莉给王唯打电话,询问进展。王唯那边还算顺利,他一身伤回到邺城刑警队,引起了不少关注。

这段时间刑警队里忙的不可开交,他因受伤延迟去市县报道,倒成了队里最清闲的人。

也有人询问他身上的伤哪来的,他就故作高深莫测,说自己查了个大案子,一直住在宿舍里,每顿就去食堂吃饭。

实则在观察周围人的动向,他其实内心挺难接受的,这队里上上下下,都是曾并肩作战的队友,是提拔过他的领导,乃至刚入警队带他的师父。

他难以想象这些曾经他生命中极其重要的角色里,会有王志刚的保护伞。

不止阻止他查明真相,甚至冯少楠的死也和那个隐藏在其中的毒瘤有关。

他不知他查到最后会不会崩溃,但绝不会心软。这是他当警察那天的宣誓,是一辈子的信仰,为了正义和阳光,为了真相。

很快匿名信的事,就在局里小范围传开了。

不过不同人持不同态度,有人认为,这东西不能只看匿名信,说有证据可证据没拿出来,也许是恶作剧或者栽赃,过去也不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如果真的是举报为什么不把证据一起拿出来。还有人觉得,是有人不敢拿出证据,恐怕这人是擎天内部的人,害怕惹火上身。

不管怎么样,王志刚协同纺织厂走私的事开始调查了。外加纺织厂之前的火灾,时间和匿名信说销毁证据的时间吻合,更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邺城和安城两边的刑警队联合搜查的同时,连夜就审问了纺织厂的负责人老郭。

但老郭脑子清晰,一直坚持说自己生产的就是合作要求的布料,还拿出了库存,至于说连夜销毁这事拒不承认。只说是生产坏了的怕厂里人偷出去卖影响品质,才连夜销毁的,除了布料,没夹带别的。对于和机械厂的人狼狈为奸的事,更是据理力争说是荒谬的栽赃。

机械厂的负责人也是滴水不漏,关键是,查了里里外外,没有任何证据。走访了工人,也说不出所以然。因为纺织厂转股份制后,改革了生产方式,机器都是进口的,不像以前大工厂运作,现在工厂全机械化,工人都是流水线,大部分时候都看不到成果全貌,所以也没查到什么。

其实王唯现在挺急的,如果证据再拿不出来,扣押调查的时限就要到了,到时候王志刚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心思就白费了。

可现在关键证据知道在陈炳那,却拿不出来。别说王唯没在陈炳那找到,据观察,王志刚也如热锅上的蚂蚁,真是之前小瞧了这个不起眼的陈炳,竟然能把证据藏得这么严密。

可陈炳家和单位,王唯之前都找过了,确实没有,根本不知道他能把东西藏哪,连他钓鱼经常去的水库都查过了,毫无证据的影子。

而且就算王唯之前故意挑拨陈炳和王志刚之间的信任度,陈炳也很耐得住性子,在以为王志刚去他家搜查后,都没有再给王志刚打过任何一个电话,就好像不认识这个人一样,摆明了态度断绝一切来往。

可要是陈炳一直这样下去,留着底单只为给王志刚一个威胁,不打算拿出来,那对王志刚是有好处的。陈炳也不会那么傻,这东西要真拿出来,他也逃不了责任。

所以这平衡一时根本不会被打散,这是王唯现在最担心也是最无奈的事。

对王唯来说时间特别紧迫,他必须在警方调查的过程中找到关键证据,不然,这案子怕是要悬。

而他也不能在陈炳这边再浪费更多时间了,眼看对机械厂的调查就要结束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他后来这些天就把重点转向从纺织厂偷出来的进出货单上。可惜,只发觉了不合理的地方,却追查不到细则。

王唯这几天每晚都睡不着,抽着烟想着这案子该怎么进行下去。

但说这一顿布局一点收获都没有吗?

也不是,安城邺城刑警队针对此次举报,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王唯自然是不能进调查组的,但调查组里有他以前关系好的同事,所以他也知道了点调查进展,以及警局里的人对这事的态度。

莫莉听他说到这,心一颤,“王唯警官,你是在警队里,有怀疑的人了吗?”

王唯没回答,但沉默已经是答案,可他还是不太确信,主要是他觉得不可能是那个人。他不相信,也找不到任何那个人这么做的理由。但似乎所有的细节,他设的所有圈套,引来的那个队里的鬼符合的动作,那个人都中了。

“我还是需要进一步查清楚,也许是巧合,这种事很大,但我心里有分寸,最后不会心软的。”

但王唯也犹豫了,大概这段时间内心实在太压抑,忍不住在电话里问道,“莫莉,你说如果你最信任的人背叛了你,甚至害了你的朋友。不,我的意思是,是这个人曾经教会你如何做一个刑警,给了你很多信念。可最后你却发现是他出卖了,你们曾经的信仰。该怎么接受?”

王唯也不知自己要如何表达了,甚至会和莫莉这个小姑娘倾吐。

但莫莉却听得明白,“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吗?”

“也许是我想错了。”

“可你心里已经明白了,就是他对吗?”

王唯在电话中沉默着,莫莉不想王唯再消沉下去,转移着话题,“这段时间,我朋友因为是陈颖的朋友,我就和她一起去安慰陈颖。我又趁机把陈颖家里里外外找了一遍,还是没有那个底单。我在想,会不会咱们找的方向不对,陈炳会不会压根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威胁王志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