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一堂课(2 / 2)

加入书签

“真的没法从理学的角度解题吗?让我们来看下这道题。”刘海开始念题目:“一号散剂的炼制原材料有十种,已知的八种是紫樱草、撸枯藤、白影石……,问:随意选取为之的两种原材料,能配置多少种一号散剂,请给出具体配置药方。”

念问题目,刘海开始解题:“很多人一看这个题目,都知道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世间药材无数,未知的药材有两种,那这两种可以有无数的搭配,所以认为根本无法用理学的工具计算出有多少种一号散剂,对不对?”

“老师,难道不是吗?”

刘海笑着道:“这当然是对的,但你们要看到这个题目的出题者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出题者并不是真的要你去算出到底有多少种一号散剂,他的目的是希望参赛者尽可能多的给出具体配置一号散剂的丹方方案。”

刘海说到这,开始转身在黑板上板书,同时也解说道:“应用理学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算出最优解,哪怕这个最优解不是具体的,也可以得到一个通往真是答案最优的解决方案……而我们想要具备应用理学思维,就要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构建理学模型……”

刘海板书的是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你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

“拿这个题目来说,已知条件有:一、最终药物是散剂;二、原材料是十种;三、其中八种原材料药材的名称和份量;四、八种已知份量的原材料加上两种未知份量的药材能配置成型的散剂……”

“这是根据题目做的第一次分解,是最直接的分解,那我们在这个分解上还能不能再做出进一步的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分解的第一条和第三条……”

“第一条,最终要得到的药物是散剂,那么散剂有那些可以约束未知两种药材范围的特性?其中有……”

“第三条,已知八种原材料的名称和份量,那么这八种原材料可不可以分别算出药材药性的五行倾向,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八种原材料炼制出来的药液成分……”

下面四个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刘海讲的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刘海从分解题目已知条件细分道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这种分解还不是漫无目的的,所有分解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数尽可能的对约束未知的两种药材有作用,那么没有直接作用,也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起到未知作用。

当然,有些暂时看不到起作用的已经内容也要分解出来。

刘海第一堂课其他什么都不讲,只讲如何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整个上午,带着四个学生连续分解了五道真题。

“好了,今天就分解这五道真题,课后你们要按照我今天讲的方法,自己去联系,在我们下次上课前,至少分解十道题目,到时候我要检查,顺带说一下,我们之所以这么细腻地分解题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一个能通往答案的理学模型,这些已知条件就是到时候我们构建理学模型的砖瓦,砖瓦越多,我们构建的理学模型就会越牢固,也会越接近答案,所以你们一定要重视这堂课的内容,回去好好练习……”

下面的学生连连点头,一堂课下来,他们已经被刘海彻底征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