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张俊平再次进言(2 / 2)

加入书签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好,好,好!”赵恒抚须大笑,“今日刚学的,便能熟练的背诵,我儿果然聪慧!”

赵祯今年不过八岁,居然能把《孟子》离娄章说里的一片四百多字的文章背的如此熟练,赵恒自然高兴。

“祯儿背的甚是熟练,你可知这篇文章的意思?”赵恒又接着问道。

“这篇文章是讲述孟子的主张,皇帝要效法先王,实施仁政!只有实施仁政,才能治理好天下……”

“好,好,好!”赵恒连说了三个好字,站起身来,走到赵祯身边,伸手去拍赵祯的肩膀,却突然发现赵祯居然到他下巴了,之前他记得,赵祯只到他胸口的。

“我儿居然长高了这么多?”赵恒用手比了一下。

“是啊,陛下,这几个月,祯儿都快赶上我高了!”刘娥也在一旁感慨道。

这几个月,不止他们的变化大,赵祯的变化更大,不仅长高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脸色不再是以前的惨白,而是红润,透着健康的光泽。

“这左庶子,还真是有本事!这才几个月,就让祯儿变化如此多!”赵恒抚摸着赵祯的肩膀,称赞道。

其实,七八岁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得上,又每天坚持锻炼辅以肌肉按摩,个子自然是蹭蹭往上窜。

这在后世基本上是常识性的认知,但是在宋朝这个年代,就变成了神乎其技。

“祯儿,明天我带你出宫去观看斗牛比赛!你是太子,朕的江山将来就是你的,你要学会与民同乐!”

“真的?”赵祯惊喜的看着自己的父皇。

“君无戏言!当然是真的!”赵恒点头笑道。

“太好了!谢谢爹!”赵祯欢呼一声,连忙道谢。

“左庶子进言,说朕要言传身教,以后你每日早练之后,就跟在朕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朝政!

下午再去跟着向师傅他们读书!”

“儿臣遵旨!”赵祯像模像样的给赵恒行礼领旨。

心里却是暗暗感激张俊平,原来自己上次说想出宫去看看,他一直都记着。

……

开封府城西城门外,金明池附近人山人海,行人络绎不绝,管道两边商贩琳琅,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些人可不是来踏秋的,而是来观看斗牛比赛的。

刘从俭修建的斗牛场就在金明池以西两里的时候。

虽然许多人都无法进到斗牛场,但是依然如故的来到斗牛场外面,只为更早一点知道比赛结果。

张俊平骑在乌骓马上,腰下悬挂在祖传的宝刀,跟随在一辆马车旁边,警惕的注视着四周的环境。

在这辆普通马车前后左右还有十几名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把马车紧紧护卫在中间。

这辆马车就是微服出行赵恒刘娥赵祯一家三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