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陆战之王-我的虎蹲炮(2 / 2)

加入书签

但铅子主要材料是铅,对人体有害的,铅子划破对方身体,因为铅中毒,流出来的是黑血。

看到官军居然有这种大杀器,山坡上的土暴子惊慌失措的,有的慌张的看着对岸山坡,有的寻思着如何逃命。

黄龙哀怨的瞪着二哨杨三,埋怨道:“杨轩非易于之辈,现在官军有了这种神器,我等大概必死无疑。”

杨三指着对面山峰道:“官军火炮虽然猛烈,但比起铺天盖地的箭雨还是不及。

还有,对方火炮虽然非常凶猛,但发射非常缓慢。”

黄龙怒道:“这,这又有什么区别,再说了对方手中有大炮,我们守在这几个破土坡上,那不是被动挨打吗?”

二哨杨三摇头道:“二当家的,不用如此悲观,我们大家一个个躲在大树后面,躲在石岩后面,如此对方杀伤力还是颇为有限啊。”

黄龙大怒道:“这还不是一样,对方先用大炮轰得我们胆战心惊的,然后一拥而上,如此我们势必不敌。

我们虽然有一千五百余人,但看官军足足超过三千余人,敌强我弱,不可力战。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今之计还是先杀出重围,逃命要紧。”

二哨杨三大惊,拉住黄龙的手臂道:“二当家的,现在官军气势正盛,不要说逃过嘉陵江,就是逃出官军重围也难上加难啊。”

黄龙一把甩开杨三的手臂道:“横竖是一个死,早死早投生。

我意已决,先杀出重围,如此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两人争执不下,一时半刻之间难以决断,正如黄龙所说那样,官军虎蹲炮威力极大,炮弹落下方圆两米都是铅子、弹丸横飞,若被对方这样放上百余响,到时候大军必然不战自溃。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先按照二哨杨三所说的,若能杀退对方最好,若不能杀退对方,大家再撤退不迟。

二哨杨三本来想说服全军一起反击,但争天王黄龙推三阻四的,一定要二哨杨三前冲,如果大事可为,再率军杀来。

二哨杨三没有办法,只得率领本部四五百余部众发动冲锋。

站在对面山岗上,杨轩一面观察虎蹲炮发射过程,一面琢磨着如何改善虎蹲炮。

与其说虎蹲炮威力大,不如说虎蹲炮声势大,铅子、石子离开炮口之后,如雨点般落在前方,但只是带着固有惯性落下来而已,带着固有惯性击伤对方。

虎蹲炮不像现代炮弹,更不像古老的开花弹在炮弹落地通过炮弹爆炸杀伤敌群,而是通过惯性杀伤对方。

如此打在肉身上,无不留下一个小的咕隆,有的更可能杀到骨伤到筋,因此而死的多半是伤口太多难以治疗,或者救援不及时。

但对方穿上铠甲什么的,虎蹲炮铅子很难击穿铠甲再给对方以重创。

除此之外,经过半天观察,杨轩发现虎蹲炮发射过程中出现问题,中国古代大炮不像西方那样装在炮架上发射,而是通过马车运输,然后放在推车上,或者放在地上发射。

虎蹲炮就是采用这种非常原始的发射方式,在平时通过独轮车推着,在发射的时候,将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放在地上,通过前面的两个爪立起来,如同抗战时期使用掷弹筒,铅子射出后飞到半空,然后铺天盖地落下来杀伤敌人。

但因为后坐力,每次发射之后虎蹲炮都严重偏离原来位置,需要重新瞄准,重新射击。

看每次发射之后,将士们手忙脚乱的,前世好像借助炮架恢复发射位置,借助瞄准器保障瞄准成功。

看来将来需要给每门虎蹲炮搞一个小型炮架,免得每次发射搬来搬去的,特别不方便。(二战中日本兵掷弹筒十多斤,常常四个人操作,而相比掷弹筒,虎蹲炮重很多,并且更不容易瞄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