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85章 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2 / 2)

加入书签

    【朱棣回答:“不给。”】

    【你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按照演义小说的剧情,这时朱棣不应该干脆利落的答应吗?你让我带着三千人去打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我就找你要一个人,你还不给我?】

    【朱棣问道:“你索要之人,可是煜哥儿?”】

    【你点了点头:“正是。”】

    【朱棣叹息道:“高煦啊,不是爹太过绝情,是这人我真不能给你啊。你想想,你现在带着三千人去驰援北平,此战你要面对的可是五十万大军啊。我觉得你这次是九死一生,你死就死吧,但煜哥儿不能死啊,他是吴王的儿子,若是煜哥儿跟着你一起死了,为父该如何向吴王交代?”】

    【你心里已经开始骂人了,卧槽,煜哥儿是吴王的儿子,我就不是你儿子了?什么叫“我觉得你这次是九死一生,你死就死吧……”,这能随便死吗?】

    【说实在话,你也不想带着煜哥儿一起走这一趟。你知道,这次驰援北平,自己活下去的可能微乎其微,没道理让煜哥儿跟着自己一起死的。】

    【如果要死,你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在临终前能看煜哥儿最后一眼,纵然是死也无悔矣。】

    【朱有煜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对燕王拱手道:“燕王伯伯,哪有在战前先打压战将士气的,不就是去一趟北平吗,我跟着二哥一起不就是了。”】

    【朱棣急了:“煜哥儿,你莫要因为老二说句话便心软了,这趟去北平,其凶险不亚于在黄泉路跑一趟,你何必跟着老二去送死?”】

    【你有些无语。爹啊,我还在这儿呢,你当着我的面这么说真的好吗?】

    【朱有煜平静的说道:“易经有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欲见白昼,必先历经黎明之黑暗。死,何值一惧?凡成大事者,必先经天命之蹉跎,我不怕死,我若死也理应死于轰轰烈烈,而非死如鸿毛。”】

    【他说服了燕王。】

    【你骑着乌驹,身后是三千朵颜精锐,奔向北平赴死。就像是在真定战场时一样,煜哥儿俯在你胸前的马背上,用清澈的双眼望向前方,为你指路。】

    【他说往哪儿走,你就往哪儿走。】

    老朱看到这里,忽然觉得,朱高煦并非是好运的得到了朱有煜辅佐,而是朱有煜好运能辅佐朱高煦。

    在原来的模拟里,朱有煜这一生只能用“苦”这个字来形容,他这一生太苦了。

    朱有煜在年轻时遇见了成祖吴皇,有成祖吴皇在头顶上撑着大明的一片天,他的才能根本无处施展,无论他想做什么,成祖吴皇都能做的比他更好,更完美。

    在壮年时,朱有煜遇到了宣宗。以宣宗桀骜的性格,宁愿相信自己也不愿意相信朱有煜。

    再后来,朱有煜又被宣宗抬了上来,去辅佐朱祁镇。辅佐朱祁镇的日子是他最苦的日子,拼尽全力去扶正社稷,却总有人在扯他的后腿。

    到了养老的年纪,本来已经还政于帝的朱有煜又被抬了上来,去挽救濒临破碎的大明山河,去弥补朱祁镇带来的过错。

    好不容易缝缝补补把大明救了回来,一场夺门之变,让朱有煜的努力前功尽弃。哪怕他又拥立成化帝继位,可这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只能拼着最后的一点力气力挽天倾。

    直到他死后,也仍在为大明布局,为大明留下了一帝一文一武。帝有朱见深运筹帷幄,文有朱同幸指点江山,武有汪直策马塞外。

    他做的很好,但这一切不应该由朱有煜来承担。恶债非他所留,恶果却让他承受。

    能在最初的年纪遇到听话的朱高煦,对于朱有煜来说,这一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李景隆虽然愚蠢,但他并不是个傻子。】

    【他现在跑过来偷燕王的家,肯定要做好主人回来打他的准备,所以他派了部将陈晖率领一万人马阻击燕师。】

    【但陈晖也是有点懵的,李景隆只让他阻击燕王,却没告诉他什么时候阻击,在哪儿阻击。】

    【但很快,陈晖就知道了。】

    【在风雪交加的夜里,你如同一头恐怖的野兽,逮捕到了迷茫的陈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