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建设新港(2 / 2)

加入书签

    有十数根正在施工的木枓,这些一头削尖的木料插在海水中,木料上还系着几根绳索固定,避免其倾倒下来。

    在木料的顶端有一个简陋的工作台,只能容纳6名土著苦力站在上面,他们需要合力抬起一个300多磅重的锤头,一下又一下的将木头砸向海中。

    锤头是一个石碾子,中间有洞,洞里面穿过一根粗铁棒,作用是防止石碾子滑落伤人。

    这根粗铁棒下端是一个锅盖那么宽的平面套筒形状,正好套在木头的顶端。锤头向下砸落的时候,也是砸在这个铁器上。

    施工起来发出“咣咣”的响亮声音,在海面上不绝于耳。

    根据此前划着小舢板探测的水深,栈桥至少要向前再修85~100米,才能够达到浅潮10米的水深。

    这样的水深,可以容纳六至七千吨货轮顺畅的进入卸货,而不用担心海潮退下搁浅。

    冯国辉对码头的建设进度相当满意,但洋灰的使用量惊人,西班牙商人带来的210吨洋灰已经用去了大半。

    好在冯国辉后续又订购了500吨洋灰,最迟1~2周时间,就会用胡氏家族的货船运达,不会耽误工程进度。

    负责码头营建的是一位华人老工匠,名叫郑大安,此前没有修建过码头,但修建过多座城池和大户宅邸,经验极其丰富。

    “老安头,若今后我在山头上修建炮台,那么这岸上的仓库修在哪里为宜?”冯国辉一边走着一边问道。

    郑大安是经历过数年长毛之乱的老手艺人,不是战火波及,颠沛流离实在活不下去了,也不会拖家带口下南洋求一条活路。

    冯国辉这么一说,郑大安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想了一下,郑大安回答道;

    “东家,老朽猜测您可能是担心到战火波及,所以想寻一个稳定的所在。

    恕老朽冒昧直言

    若有这样的担心,那么仓库还是修在泗水城内为好。

    城内据此颇远,什么样的鬼佬大炮也打不到,岂不是两全其美。”

    冯国辉点头说道;

    “老安头你说的对,在一些价值不那么高的货物,可以储存在码头边,毕竟这里更方便装卸,又是自家的地。

    现成的苦力能把房子盖起来,反正又花费不了什么,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郑大安听了以后,毫不迟疑的手向前一指,说道;

    “若是这样,我觉得修在几个小山包后面为宜,地方也足够大了。

    将那片山坳清除一番,腾出来的地方足够修建四五排库房,再多的货物也够存放,距离码头也近。

    面向海岸处,有这几个五六十米高的小山包阻挡,即便洋人的大帆船开到海湾里,炮火也极难殃及得到。

    侧面建一排牢固的石砌围墙,后方运来三米宽的黄土夯实,就可以形成要塞型的防御设施,正好与前方的小山包形成一体。

    这样一来

    除非敌人攻克小山包,否则守军就可以凭借着小山包,居高临下用火枪射击,敌人来多少都是挨打的份儿。”

    “哈哈哈,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老安头的这个话正说到我的心里去了。”冯国辉听了心中大乐,用手拍了拍老安头坚实的臂膀,吩咐道;

    “此议不错,赏老安头银币50,下一步就按照你的建议将那片山坳处,杂草灌木全部清除,准备修建库房去,人手是否还能够调配得过来?”

    “谢东家赏,现在人手足够用了,只不过工期会延长一些。要用的砖头也要多上很多,所以现在的一个砖窑恐怕不够用。”郑大安抱拳回答道,脸上的喜色一闪而逝。

    冯国辉大气的一挥手,道;“砖窑不够,那就再建两个,一应开支报备即可。还有锯木厂调试好了吗?”

    “已经调试好了东家,您过来看。”冯大安连忙在前面引导。

    锯木厂是建在海岸边的中心建筑,由高高的大木头搭建而成,除了头顶用泥巴和稻草混合而成,其他地方四面漏风。

    主防的是一个不漏雨,但到处窜风。

    从西班牙人那里定购的四台蒸汽机中,有两台蒸汽机便安置在这里,动力输出大小齿轮变速,小齿轮通过皮带连结,带动圆锯高速转动工作。

    蒸汽机在木工房里正“吭哧,吭哧”的运转着,大大的木工台上,大树通过圆锯轻易的破成木板,木条,然后装车运走。

    两个木工台都在繁忙的运作,锯木头的刺耳声音混响成一片,木工台边的工人都是满头满身的木屑,忙得不可开交。

    自从有了蒸汽机以后,木材厂的效率飞速提高,能够大批量提供建房所需的各种规格木板,木方,木材,成了南洋商会盈利的另外一个手段。

    凭借着这些木材,南洋商会在柯利街一片空地上建起了木材销售店铺,专门销售各种规格的木材。

    一时间,生意十分兴隆。

    在泗水这个地方,修建房屋的主要材料就是木材,需求量十分巨大。

    而这其中,最费人工的就是将大树锯成木板和木方,俗称“下料”。

    下料以往都通过人工拉大锯,两个壮劳力苦干上一天,若大树有6~7米长,撑死了也只能锯五六块木板下来。

    这锯木头是标准的力气活加技术活,必须要按照墨弹线去锯,否则木板锯歪了,锯厚了,薄了都麻烦,还要用木匠刨子去修直。

    在泗水西城那么多的棚户区房屋,很多木板之间都有手指大的缝隙,宽的能够伸进一个拳头,就是木板胡乱凑起来的结果。

    因为木板锯下来,两边还要修直,一般都是木匠拿着手锯,沿着墨线锯出来。

    一块木板两边都要锯,然后用木工刨子修直,实在太费工了。

    南洋商会开设的这个木材铺子,卖的直接是锯好的木板,木方,木条,虽然价格高一些,但不出意外的,依然受到了广泛欢迎。

    买来这些木板,自家人再请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帮忙,只需要十几天就可以建成一座漂亮工整的木屋,省了多少事?

    买木材贵出的那些价钱,通过人工又省了回来,考量之下还是相当划算。

    新木屋看起来既漂亮又体面,私密性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谁能不喜欢呢?

    冯国辉看到木材商铺这么受欢迎,索性在城南又开了一家锯木厂,另外两台蒸汽机就投入到那家锯木厂去了。

    因为城南再过去,靠近大片的森林,取材和原料运送都方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