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皇帝问计(2 / 2)

加入书签

    “微臣明白。”张晓赶紧回答。

    “朕知道,你不是一开始想讲的,但是你为皇子之师,所言务必要慎重。昔日辕固生和黄生在汉景帝御座前争论汤武革命和汉高祖起义兵反秦之事,景帝就说了,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让二生不要再随意论之,以免动摇国本。如今朝野上下,借古喻今者不少,朕也希望你不要借外讽内。”

    “微臣不敢。”

    “这欧洲西夷诸国要争霸,姑且不论。眼下倒是有一桩事情,不知道你知道没有,这是四川、贵州报上来的奏章,你仔细看看。”皇帝吩咐道。

    张晓接过几份奏章认真看了起来,虽然写的人不同,叙述角度不同,但是都写的同一件事,那就是杨应龙有谋反迹象,准备说杨应龙的行迹已经等同谋反了,只是朝廷之前忙于征倭之役没有顾得上。现在征倭战事结束,西南各省的官员都已经纷纷上疏,请求朝廷早做处置了。

    “陛下,杨应龙此獠反形已露,但是眼下不可轻易撩拨,以免杨应龙狗急跳墙,祸害川地。”

    “张晓,你也曾出使朝鲜,援朝诸将你有何推荐?文官这边朕是想派李化龙过去了,李化龙巡抚辽东有功,之前也在西南任过官。”

    “刘綎将军和陈璘将军都很不错,他们都是南方人,对南方气候比较适合,对于山地作战也是比较熟悉。臣还有一个提议,为了避免杨应龙狗急跳墙,可以派出一支骑兵驻扎川地伺机而动,哱拜所部就很合适。只要哱拜所部去了南边,朝廷也就不必担心他们能和北边蒙古人勾连上了。”

    “哦?你这主意倒是有些意思。看你的意思,杨应龙的事情还不算很急,还可以慢慢图之?”

    “陛下,杨应龙狂傲无礼,不只是藐视朝廷,旁边土司也被其欺凌,还搞宠妾灭妻,西南之地无不流传他的恶名。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各路土司也必当听从朝廷调遣。不过此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朝廷的西南之地是不是布防太过薄弱了,川地应该也有一支忠诚能打的精兵,要不是川地空虚,区区杨氏怎么又会生此觊觎之心。”

    “川地防务等平息了杨应龙之乱以后再议吧。兵部石尚书给朕递了办新军的章程,说是一开始只能练五千新军,朕还在发愁新军交给谁练,张晓你这奥斯曼篇讲新军讲的不仔细啊,这新军到底是谁在统领的?”

    “回禀陛下,这土耳其新军又可以叫做苏丹亲军,自然是归奥斯曼苏丹统领,当然奥斯曼苏丹也不可能次次亲征,所以如果苏丹不亲自出征,就会把战旗交给大维齐尔,这奥斯曼国的大维齐尔就相当于宰相之职,由奥斯曼苏丹任免,大维齐尔接过苏丹的战旗,就要率领大军战无不克,要是打了打败仗,或者是把战旗丢了,那就要被苏丹勒令自裁。”

    “这奥斯曼国军政,在这一点倒是颇有些楚国遗风,主帅失利,就要自裁啊。只是这大维齐尔又是执掌国政,又是执掌大军,权柄未免也太大了吧。不妥不妥,太祖皇帝可是说了,子孙后代不得再立宰相。那像佛郎机国、英国、法国呢?他们的军队又是何人统领?”

    “陛下,西夷诸国都还是世卿世禄制,要么是国王亲征,要么就是找贵族为统帅,大抵就是这样。当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就是西夷诸国听闻耶路撒冷城陷落以后,西夷诸国派出大军和当时的埃及和叙利亚苏丹萨拉丁作战,当时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国国王腓力一世、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凯撒腓特烈一世,三王各自集结重兵跨海远征。”

    “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就算了,到这个耶路撒冷还有陆路可通,英国、法国两国国君就这么率领国内大军,国家也不管了,就跑来这么大老远打仗?难怪乎这佛郎机国能到处扩张的这么远。”皇帝看了看地图,有些感慨道。

    “那朕大概明白了,眼下新军需要选帅,朝中诸将你大致也认的,好些位你都见过,你可以新军统帅的推荐?”

    “臣举荐李如松将军,当然要是宁远伯能够老当益壮,也不是不行。毕竟朝中正经统帅过大军的将领不多,李家父子也是其中佼佼者了。”

    “你倒是会举荐,李如松朕还想把他放在别处历练。张晓,我看你一直不太赞同李如松出镇辽东,之前朕让你推举辽东总兵,你和李如松也算熟悉,都没有说他的名字。朕这些日子想着把李如松提为辽东总兵,也是有不少臣子反对,有说是不能让李家在辽东一家独大父子相继的,有说李如松狂悖无礼不便担任边镇总兵的,你是什么缘故?”

    “陛下,李如松将军确为勇猛之将,但是人情世故、纵横捭阖非其所长。”

    “那辽东总兵你可有人选推荐,你不要告诉朕又让李成梁再度出山吧。”

    “陛下,眼下辽东要灵活防守,臣举荐麻贵将军,当然为了安抚李家,可以让李如柏或者李如梅为副总兵,这样辽东的旧将也能心安。”

    “让麻贵去辽东啊……眼下火落赤被捣巢几次以后,倒是安静了不少,让麻贵过来倒也不是不能考虑。不过朕还是搞不明白,为何你极力推荐李如松担任征倭主帅,却又如此不看好他担任辽东总兵。”皇帝有些不解。

    “臣推荐官选,一向只管合不合适,并无私心。李如松将军勇猛有余,机变不足,目前辽东总兵的位子并不适合他。就算是在李如松将军面前,微臣也是这么说的。”张晓回答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