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停战协议(2 / 2)

加入书签

在他看来,大明会不继续进攻唐国的可能性很低。

大明在进攻宋国和汉国的时候,几乎是兵不血刃。

而唐国和吴国,也就遇到福州这么一次小的波折。

出兵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就是高歌凯进,大军士气高涨。

在这样的情况下,携带高涨的士气,对唐国发动进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期待中,麻开朗缓缓讲述起来。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渤海国对大明的威胁,远远超出我们唐国对大明的威胁。”

此言一出,众人就有些不乐意。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说他们唐国不如渤海国吗?

“你们先别急,听我继续说。等我说完的时候,你们就能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说。”

麻开朗望着一些脸上露出气愤的同伴,不紧不慢就开口,将他们想要说话直接堵回去。

骄傲的麻开朗,直接就驳回所有人的言语。

这么一些同伴无奈选择忍住,静静等待麻开朗的言语。

“哼,希望你真就能说出来什么理由?”

有人在心中有些气愤的想着。

而就在他们气鼓鼓的时候,麻开朗还在继续诉说。

“我知道大家不愿意接受弱小的现实。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我们唐国的实力,在吴国和楚国,以及渤海国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

有人还试图去跟麻开朗争论一番,却被李永寿伸手拦住。

李永寿摇摇头,接着就示意麻开朗继续说。

这下子,其他人就不满意。

凭什么,李永寿就这样正大光明的偏袒麻开朗啊!

他们大部分人心中也就憋着一股气,就希望麻开朗说出来什么一般的言语,或者差强人意的言论,能给予他们反击的机会。

麻开朗自然是没有将这当然一回事。

“宋国和楚国在新大陆不断发展,他们的实力有多么强大,我们并不能详细探知。但是,通过他们遗留在南方的军队数量,就不难推测出来,他们的实力绝对不会弱。”

“将近九成的精锐,都已经被运送到新大陆。他们还能有这样的实力,已经足以说明他们全盛的时候,能有多么厉害。而且,新大陆的发展,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当然,楚国和吴国的重心已经不在这里,我就不去多加赘述。”

到此,麻开朗还端起茶水,喝下一口润喉。

接着,就听到麻开朗继续说。

“说说渤海国吧!他们为什么会比我们给大明带来更大的威胁。”

“首先,渤海国从来不是一个势力。他们是两个势力的组合体。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渤海国的陆军实力,根据情报来看,已经比以前增强许多,进攻高丽的时候,从建州一路打到汉城,也就是耗费三个月的时间。”

“陆军厉害,水师也不会差。这一点,我相信你们是有一些见识。封锁整个东洋,都不是一件难事。他们的商行,生意广泛,攫取的财富很多。”

“再说回我们,内部的叛乱问题,至今还不曾完全解决,这就不用多说。”

“另外,很多地方我们还是在实行包税制。统治根基一点都不稳固,只要被大明的西厂渗透,顷刻之间就能倾覆我们的统治……”

麻开朗倒是丝毫不留情,将唐国诸多的弊端,全部都直接讲述出来。

这也让众多同伴,不得不承认一点,唐国扩张到这么大的版图,掌握的军队和财富不少,却依旧未能达到跟渤海国媲美的地步。

双方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

大部分气愤于刚才麻开朗的张狂,不想做出来回应,就算是心中认可,却还是一样不愿意回应。

这个时候,也就是李永寿,能选择还发言,活跃一下子气愤。

总不能任由继续下去,彻底冷场啊!

“说的还很有道理。或许,大明真就有可能转移目标到渤海国身上。”

李永寿在说完后,就继续问道:“既然大明暂时不是威胁,我们是不是应该开始进攻印度的计划。”

“或许,我们应该先行研究一下,如何跟大明达成和平?”

麻开朗却说出来这样一番话。

“不是说.....”

不等李永寿说完,质疑麻开朗不是自相矛盾。

却不想,就被麻开朗直接打断。

“我就是说大明不会将目标定在我们的身上,也没有说,大明不会进攻我们。在我看来,这一次出兵大明是必须要收回故土。或许,他们不会继续进攻南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匆匆进来。

“大人,有紧急消息送过来!”

亲随走到李永寿身边,呈递上一份书信。

“嗯!”李永寿点点头。

会议的时候,绝大部分消息暂时会被搁置,等事后再进行汇报。

既然是提前送过来,就说明问题估摸是比较大条。

其他人自然是明白这样一点,就眼巴巴看着李永寿,想要知道到底会是什么消息。

李永寿心中也有些焦躁,担心会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随后,李永寿就打开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这.....”李永寿一声惊呼。

这瞬间就吸引众人的目光。

“老大,不会是大明打过来了吧!”有沉不住气的家伙,立刻就起身问道。

“哼!我就知道,那个家伙没有多大本事,大话谁不会说啊!”有人借此机会,就开始对麻开朗进行指责。

“不,麻开朗说的非常对。”李永寿即刻开口,将所有声音压制。

“这是大明的和谈书信,上面列举有条件。只要,我们唐国愿意放弃云贵之地,将这么一些地盘归还大明,就可以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暂定是长达三年的和平期限。”

“在三年期间,大明不会对唐国进攻。”

李永寿将书信上的内容阐述出来后,众人不免瞪大嘴巴,跟着就将目光投向一旁镇定自若的麻开朗。

谁能想到,一切真就如他所料。

“这就是停战协议?我觉得还算是不错,可以将协议直接披露在聊天区。若是大明违背协议,在世界上将会丧失信用。”

麻开朗不紧不慢的说道。

当然,他们是没有将停战协议当做一回事。

协议就是废纸。

若是有合适的进攻机会,大明必然会毫不客气的撕毁协议。

他们在意的乃是一次暂时的停战。

这一次大明的停战,无疑就代表麻开朗说的诸多事情,都能得到印证。

“大明真就会将目标放在渤海国身上?”

他们多少是不能理解。

谁能想到大明会不继续携带大胜,对唐国进攻,反而选择进攻渤海国呢?

不过,回想起来不是很重视的麻开朗发表的言论,倒也就不难理解。

“我们应该怎么回复大明?是讨价还价一番,还是说,直接就答应这样一则条件?”

李永寿跟着就问道。

“当然是应该讨价还价,稍微争取更好的条款。若是知道就答应下来的话,大明还会以为我们害怕他们呢?”

立刻就有人回答。

李永寿看了一眼,倒是没有说什么,将目光扫视一番,想要知道更多的意见。

最后,目光停留在麻开朗的身上,重点还是他的想法。

“完全就没有必要继续谈条件,放弃云贵就能换取一时的和平,这是非常划算的条件。云贵那些土司百姓,贪婪十足,一直就想要从我们手中谋取更多的好处。现在,能有机会放弃他们,也是一件好事。”

有人跟着就说。

唐国原本是将云贵当做根基,想要以此为根基对南洋进行扩张。

却不想,随着版图的扩张,这么一些地方的百姓,也想要争取更大的利益。

当然,主导事情的就是发展起来的新土司。

唐国高层人员,那都是汉人,与土司天然就有隔阂。

清扫一番土司后,也会冒出来一茬新的土司。

除非将他们的根基挖掉,彻底打散所有的少民,让他们直接被同化。

不然的话,这样的问题就必然是始终得不到解决。

也就是云贵的麻烦事情,导致唐国的军队开始大规模依靠汉民,主要就是从其他地方的移民。

大明治理云贵多年,迁移过来的汉民自然是不少。

可这么一批汉民终究是少数,想要将他们作为统治根基,不是不行。

就是数量太少,难以形成主体优势。

所以,大越地方的越民,就被合拢进来。

好在这地方的百姓,很长时间被中原统治,分离的时间有一段时间,却总归是有那么一些联系。

因此,同化起来倒是比较简单。

有大越故地的百姓后,云贵地方的土司,自然就不再是唐国依仗的存在。

被剔除核心范畴的土司,可不愿意这样,反抗就不断发生。

这耗费了唐国不少的精力。

大战不断,为避免后方出现问题,做出来很多次的让步。

一次接着一次,自然就让唐国非常不满意。

所以,放弃云贵之地,就能让唐国有安稳进攻印度的机会。

这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相当划算的事情。

“还不是你们改土归流的事情,没有做的彻底,不然也不会弄出来这样的事情。”

麻开朗插嘴一句。

这倒是让一部分人老脸一红,却只能忍着不说话。

确实,有计划范本在手,还未能做出来一番成绩。

属实就是他们的能力不行。

当然,也有战争开启,不得不加大对土司的倚重。

若是和平时间稍微长一些,倒是能将诸多军事贵族的权势彻底解除。

可战争却给予他们机会。

李永寿可不想要大家在这样一件过去的事情上,吵起架来。

因此,在麻开朗刚刚说完后,李永寿就赶紧拍板做决定。

“能用云贵之地换取我们北方的安定,给予我们安稳进攻印度的机会,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划算的事情。”

“我看,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

既然李永寿都发话,其他稍微有些意见的人,也就没有继续说。

既然商议完毕,后续就是一些小事情的讨论,并没有用多长时间,会议就宣告结束。

另外一边,在福州城外,谷志诚还在指挥着大军进攻城池。

“开炮,给我立刻开炮,不要停歇,不要节约炮弹。”

谷志诚指挥着手下不断大喊。

福州攻城战,进行一周时间,大明军队损失很小。

从始至终,谷志诚就是在远程进攻。

一路打过来,谷志诚自然是学会这样新式的攻城手段。

能极大减少士兵的损耗,这就是极大的好处。

短短一周时间,谷志诚并没有召集军队进攻攻城,云梯什么的,根本就是不可能。

浪费珍贵的士兵,这就在犯罪。

四面城墙,被狂轰滥炸一周时间,早就摇摇欲坠,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直接轰然倒塌。

若不是刚开始几天,在福州城也有一些火炮,双方进行互相的轰炸,也是大明军队唯一的损伤。

后续,大明军队基本就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损伤。

“将军,高州府送过来的消息。”

一则消息送到,暂时打断谷志诚的指挥。

“哈哈,一定是唐国的支援被切断。没有唐国一直支援楚国,对我们进行骚扰,这福州早就被我们拿下来。”

还没有看书信,谷志诚就兴奋的说道。

副将自然也期待会是这样的好消息。

等谷志诚打开书信进行阅读后,不免就开怀大笑起来。

“真是一则惊喜啊!楚国竟然被拿下来了,唐国没有多加支援。看样子,唐国也没有想要拼死帮助他们啊!”

楚国被灭?

这一则消息,被副将以及一些随行亲卫听在耳中。

顿时,他们就清醒不少,激动不已。

“将军,楚国被灭,吴国孤立无援。就剩下福州一座孤城,我们可以慢慢炮制福州啊!”

副将先一步欣喜的说道。

“是啊!一路过来,我们几乎没有损失多少。这样一份战绩摆出来,绝对是相当炸裂啊!估计传回内阁的话,能让他们无比震惊。”

谷志诚点点头,回想起来一样是相当满意。

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又是一则消息被急匆匆送过来。

“是陛下的消息?”

谷志诚拿着书信,多少有些意外,不曾想到事情会被朱祁镇过问。

等看完书信后,谷志诚脸色颇为沉重。

“陛下看样子是不希望他们继续苟延残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