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东洋遣使(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条件,自然就是内阁给出来。

内阁,在没有朱祁镇插手的时候,乃是大明内部诸多利益方的集合体。

他们自然不愿意让这么一些家伙,分润大明的蛋糕,并且还是分润那么大一块。

给出来的条件,自是说不上优渥。

就这样,双方发生冲突,进而出现一些暴乱。

同时,云贵地区的土司死灰复燃,开始要求以往大明对土司的待遇。

内阁自然不会惯着,大军还在南方呢?

直接犁庭扫穴,不服气就全部都给弄死。

在性命和利益面前,南方那些特权阶层,自然是能明白过来。

很快就偃旗息鼓,选择举手投降。

他们当中,早就不是地主层次,主要都是土地被征政府赎买,从事商业活动的布尔乔亚。

作为布尔乔亚,天生就具备软弱性,不会进行彻底的抗争。

至于原因,倒是比较简单。

就是光脚不怕穿鞋。

布尔乔亚拥有丰厚的财富,他们的作乱,与什么都没有的饥民起义相比,自然是后者会更加厉害一些。

至于云贵之地的土司,那就是不知道死活的家伙。

诸多土司在当地根深蒂固,统治根基非常深厚,也难怪唐国未能彻底拔除土司的统治。

一些土司在云贵的统治,超过五六百年,比王朝都要久远。

他们才能算得上的千年世家。

只可惜,面对刀锋的洗礼,只要还是肉体凡胎,就不可能会挡得住。

大军开拔,从播州一路打下去,将土司全部剿灭。

不听话的土司就直接杀掉。

愿意投降的土司,就将其家族送到其他地方,好生奉养,做个富家翁就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当地的少民,就开始进行强制性的迁徙。

大草原上,还需要很多人口填充。

将这些少民迁徙走,让当地以汉民为主体,自然就不会再有多么大的动乱。

迁移的补助,以及诸多的政策,与汉民一模一样。

放在如今的时代,已然算是相当丰厚。

如此命令,自然都是内阁作出。

朱祁镇就是知晓,却并没有过问。

放权,就是放权,不涉及到大事,朱祁镇自然不会随便插手。

抛开内部的诸多事情,大明周遭也发生不少事情。

帖木儿帝国在印度的扩张,可谓是畅通无阻。

通过一些消息,帖木儿帝国已然彻底剿灭赛义德统治的德里苏丹国。、

接下来,帖木儿帝国正在持续进攻印度。

曾经的跛足帖木儿,领导着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间接导致德里苏丹国图格里克王朝的覆灭。

谁能想到夺位的赛义德王朝,也一样是毁灭在帖木儿帝国的手中。

帖木儿帝国已然开始蚕食印度向古吉拉德方向。

或许,根本就用不了多长时间,帖木儿帝国就能彻底吞并整个印度河流域。

席卷德干地区,以及印度斯坦和科罗曼德。

相比之下,同样对印度下手的唐国,扩张进程似乎就不是那么快。

到如今,他们就是夺取孟加拉地区一些土地,就未能继续。

或许,想要继续扩张,首先就需要解决孟加拉苏丹国。

不过,还是有一则不太好的消息。

唐国和帖木儿帝国达成盟约,守望相助。

并承诺共同防御,任何一方受到进攻,必然会参与到战争中防守。

就帖木儿帝国和唐国的位置,一个在中亚,一个在南洋地区。

相隔十万八千里,签订共同防御协定,能是防御谁,自然是不用多说。

最后,备受朱祁镇关注的渤海国,也一样收到其消息。

人口大规模迁移到高丽地区,并且在高丽的北部边界,开始依托安徽长白山脉大肆修建防御设施。

就凭借着一点,就不难看出来他们是在担心什么。

渤海国有强大的水师,大明军队想要从海上登陆,绕开长白山脉也是困难。

若是不绕开长白山脉,从这个方向硬生生打过去的话,大明很大概率就会损失惨重。

当消息摆在朱祁镇面前的时候,多少是对出兵渤海国有一些犹豫。

耗费巨大的精力,还不一定能获取到好处。

在知道这样一种结果后,任谁都会好生犹豫一番。

“陛下,刚从津门送过来的消息,东洋使者求见!”

朱祁镇在犹豫的时候,阮浪送上来一则消息。

东洋使者?

朱祁镇很难相信他们竟然还有胆子跑过来,着实是让人有些意外。

“真是不怕死啊!”

朱祁镇念叨一句。

虽说,先前的刺杀,乃是误会东洋。

但是,朱祁镇本身就对东洋没有多大的好感。

误会就误会,本就对其印象很差。

若不是水师不允许,指不定就凭借那个理由,宣战东洋,大军扬帆进军。

朱祁镇倒是很想知道,东洋能获取到几次的神风庇佑。

“陛下,可是不见?”

阮浪小声的询问。

“不!见,怎么能不见呢?去将人给带过来,我倒是很想要知道,他到底是想要说些什么?”

朱祁镇大手一挥,就让阮浪下去带人过来。

从津门到京城,距离不算远。

加上消息传递的时间,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东洋使者就被送到朱祁镇面前。

“小国使臣叩见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万岁万岁……”

刚见面,东洋使者就对着朱祁镇行礼。

可惜,朱祁镇是根本就不待见,不等喊完,就被朱祁镇打断。

“赶紧起来,有事快点说,不然你这脑袋可就保不住。”

一句死亡威胁,自是不足以让东洋使者慌神。

“我东洋希望能与大明一起讨伐渤海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