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行政规模(2 / 2)

加入书签

朱祁镇是不在乎分润手中的权力,所以就毫无顾忌的愿意将事情告诉给内阁,让他们去思考。

“现在,其他势力人数比较多,一些还拥有远距离交流的手段,他们完全几可以弄出来多都城制,进行区块划分管理。可惜,大明就做不到这样一点。偌大的大明,也就只有我。”

朱祁镇自言自语说着,不免就想到许东等人。

让他们帮助大明管理地方?

绝无可能。

现在,他们忙碌着大明商行的事物,看起来是没有其他的野心。

可野心这个东西,本就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就会诞生出来野心。

与当前世界的土著相比,朱祁镇更愿意相信于谦等当前世界的土著,而不是许东等人。

他们顶多就是利用,不值得去信任。

……

随着大明战事结束,新的利益分配就开始。

广袤的南洋,有无数的好处等着去发掘。

海上商路的开拓,更是让从事海上贸易的团体,获取到更大的利润。

先前,大明与西方商人进行贸易,难免会遭到唐国的钳制。

现在,海域彻底被大明管辖。

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咽喉要道,已经是大明的领海。

海上贸易的兴盛,让一方利益集团做大。

一直于海贸处于竞争关系的陆地贸易集团,多少几有些不乐意。

他们一样需要攫取更大的利润。

因此,战火的停歇,不是利益纠葛的停歇。

内阁比以往更加热闹。

作为内阁常客的谷志诚,早就预料到战争之后,必然就会涉及到利益分配的事情。

所以,主动请命带着大军留守在南洋。

等什么时候,大明着手来进行管理,再选择返回京城。

远离事件的漩涡,保证自身安宁。

将军就是将军,只管打仗的事情。

谷志诚有时候,就是有这样的想法,才不会去理会那么一些事情。

就在暖阁内,诸多内阁大臣争吵几天时间,依旧未能定下来计划。

以前,内阁还是读书人争吵。

那多少是有些雅量,顶多就是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语。

做事还是比较克制,拳脚冲突很少。

随着内阁成分逐渐复杂,全武行不是没有发生过。

利益分配,永远都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

总会有一方选择妥协,才能继续下去。

不妥协的话,可能就如南北战争一样。

好在,内阁上面还有朱祁镇。

再怎么闹,都不会太过分。

“诸位大人,这是陛下送来的折子,希望你们就这个事情好好商议一下。”

朱祁镇送来的折子,那优先级不是一般高。

还在商议的内阁大臣,只能暂时停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

“这……”

众多内阁大臣在看完折子,多少是有些不敢说话。

互相对视一眼后,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折子上的内容倒是不复杂。

为更好的管理地方,朱祁镇让大臣们参考都护和州牧制度,弄出来一套适合大明管理偏远区域的制度。

如此操作,绝对是让内阁大臣犯愁。

一些人甚至于在想,这会不会是朱祁镇对内阁的一次试探。

若是,他们弄出来的制度,就是地方设立州牧一般的存在。

皇帝会不会就认为他们已然形成世家大族一般的利益集团,就是希望借此机会,获取更大的机会。

再现昔日大汉末年的诸侯并起。

可皇帝没有这样的想法,又如何能思考出来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呢?

既然问题丢给内阁,那就必然是需要思考出来一套行之有效且没有答问题的方案。

原本,还在为东洋和南洋利益争吵的众人,瞬间就沉寂下来,没有一人再开口说话。

在沉默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还是需要为此进行讨论。

与最开始的暴躁相比,就显得非常柔和。

好像是聊家常一样。

你一句,我一句。

根本就看不到反驳,与斥责。

就是在不断说自己的看法,具体怎么做,没有人知道。

前来送消息的阮浪,将所有事情都看在眼中,却并没有直接就说什么。

在等待将近半个时辰后,阮浪总算是给出来一个期限。

“陛下要求诸位能在日落之前,商议出来一个初步的计划,后续可以进行完善。但是,总归是不能什么都没有。”

说完之后,阮浪根本就没有多加理会,完全不顾及那些露出苦瓜脸的内阁大臣,直接就匆忙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