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西线回援(2 / 2)

加入书签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若是被撤回来的帖木儿军队包围,到时候损失会更大。”

西厂人员清楚明军将领的想法,开口规劝道。

为战争获取更大的收益,这却是应该做的事情。

但若是付出的代价太大,就未必需要强行执行。

“将军,这些日子我们西厂在伊斯法罕内部制造的破坏不少。实际上,我们绕行到后方偷袭目的,基本完成大半。后续,为保证自身安全,撤离不可避免。”

西厂人员看到明军将领没有回答,跟着就补充上一句话。

“你说的对。但是,就这样简单的撤离,就算是我愿意,我手下那些兄弟也不会答应。”

“既然,帖木儿军队想要回撤支援。不如,我们调转目标,好好给他们来一下子。我就不信,这么些日子,没有任何补充,且还经历又一场大战撤下来的军队,能立刻就恢复强大的战力。”

明军将领说着,就开始思考着心中的计划。

西厂人员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倒不是不行。帖木儿帝国在西线的大军,后勤补给都是从伊斯法罕中转运送过去。自从我们在进攻伊斯法罕之后,帖木儿帝国西线大军的补给就出现很大的问题。若不是,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达成和平,帖木儿帝国的西线大军,指不定就会在近期被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击溃。”

“现在,帖木儿军队匆忙撤回来,各项补给未必就充足。我们在这里围攻伊斯法罕,大部分生产的武器都运送不出去。”

明军将领点点头。

“不过,人数差距终究是不小。想要彻底击败他们多少是不现实,但是偷袭几个小分队,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攻取伊斯法罕,但是能围点打援,收取一些利息也是不错的事情。”

很快,明军就制定出来计划。

另外一边,西线的帖木儿军队在撤回来后,就马不停蹄朝着伊斯法罕赶去。

救援伊斯法罕,就是他们最要紧的事情。

西线的帖木儿军队,剩余人数倒是不少,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七十万人的样子。

固然包含有众多民兵,战斗力稍微低一点。

但这样庞大的数量,就非常不一般。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出生人口早就开始疯狂上涨。

原先,一个家庭能养育两个孩子长大成人,那都是少数。

但是,大部分家庭富足之后,养育四五个孩子都不是问题。

并且,人口才国家实力最重要的体现。

各国都在鼓励生育,生下来孩子,政府可以帮忙养育。

有才能的孩子,从小就会被针对性培养。

若是没有什么才能,那就会被偏向军事化训练。

大部分国家都比较缺少人口,不是什么国家都跟大明一样,人口众多,还有无数的隐户。人口基数大,发掘出来潜力后,人口更是会呈现指数级的暴涨。

其他国家人口稀少,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军队,就只能选择降低征兵的标准,扩大人口的生育。

在这个时代,生育绝对是各国最大的事情。

只要人多,招募的军队就更多。军队越多,实力就越强大。

起码现在还没有彻底迈步进入到顶尖的热武器对决,人口还是很重要的因素。

人多生产也多,政府获取到的税收也会更多。

况且,战争不断死伤,没有足够的人口补充,那是万万不行。

帖木儿帝国地域广大,再加上新弄出来的伊斯兰解经,将生育与信仰挂钩,让底层百姓对生育更加信奉,唯有生育更多的孩子,才能证明对信仰的忠诚。

就是靠着这样一手,帖木儿帝国的人口数量不断飙升。

在信仰的控制之下,百姓不是在军队,就是在为军队生产物资。

虽说,秦国早就已经消失。但是,现如今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秦国。

不然,越来越庞大的军队。这若是没有畸形的制度,很难创造出来。

这七十万西线大军,最近收到的补给很少,诸多武器弹药更是稀缺。

在与奥斯曼帝国交战的时候,一部分军队都只能丢掉手中的步枪,拿着大刀片子去跟奥斯曼帝国士兵厮杀。

没有子弹的步枪,那就跟烧火棍没有任何区别。

这一次,他们快速返回支援伊斯法罕,就是希望能获取到足够的武器弹药。

帖木儿帝国西线大军的总指挥,乃是帖木儿帝国苏丹沙哈鲁最为信任的一位将军优素福。

其身份比较特殊,乃是沙哈鲁的妹夫。

姻亲关系,只能算是给信任加上一些砝码。

在沙哈鲁落魄的时候,优素福救助了沙哈鲁,并帮助沙哈鲁取得当今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优素福的帮助,沙哈鲁未必能有机会坐在帝国苏丹的位置。

优素福的指挥能力,算不上是多么出众。

在大部分将领中,顶多就是中上游的水准。

能坐在显赫的位置上,全靠沙哈鲁的信任。

而优素福也没有辜负沙哈鲁的信任,对沙哈鲁付出绝对的忠诚。

任劳任怨,绝对听从沙哈鲁的命令,从来就没有任何二话。

这一次为救援伊斯法罕,优素福安排手下十万的骑兵队伍,让他们西先一步赶往伊斯法罕进行支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