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鸩酒(2 / 2)

加入书签

要说是向问忠突然染病,得了疾病突然暴毙了。这样,才能显得帝王没有那么残忍。虽然,这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可是按照规矩,就是这样的流程。

就像是当年太宗皇帝赵匡胤,所谓的黄袍加身一般。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时,赵匡义和赵普等人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士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这一事件实际上是赵匡胤的部下自发行动的结果,而非赵匡胤本人授意。赵匡胤在后周时期虽已掌握军权,但他在兵变发生时,对于黄袍加身是惊讶不已的,之后他与将士们约法三章,善待周室皇族和大臣,爱护百姓和服从命令,从而稳定了局势。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标志着他成功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时,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这些,都是来自于官方的说辞。甚至于宋史中,都是这么描写的。

实际上真相如何,早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很多人都认为,其实所谓的黄袍加身,赵匡胤一开始就心知肚明。甚至于,是他暗中授意的。

要知道,当时的后周镇、定二州报告说北汉与辽国合兵南侵,情势危急。皇太后就根据宰相范质、王溥的建议,派赵匡胤率禁军诸将前去迎敌。

那么问题来了,镇州定州的消息是从何而来。他们是如何得知,北汉和辽国合兵南侵呢,南侵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当时周世宗亲征辽国,节节胜利。两个地方州府谎报军情,就不怕掉脑袋么。

当时后周皇帝尚年少,一时间民心骚动、将士不安,政权很不稳定。

赵匡胤用后脑勺想想,这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他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汴京北上御敌,这不奇怪么。

而且,大军北行二十里来到陈桥驿。忽然,军中有人说天上又出现了一个太阳,该更换天子了。将士们也都商量说:“如今皇帝幼弱,我们死命破敌,恐怕也无人知道。不如顺应天命,拥立点检做天子,然后再北进抗敌。”

于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黄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服饰。军中将领一致向赵匡胤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就这样黄袍加身做了皇帝,第一件事便是回京夺权。对于北汉和辽国合兵南侵的事,瞬间就置之不理了。

至少朱玉平认为,太祖皇帝赵匡胤所谓的黄袍加身,他曾翻阅过龙图阁密档,对此是深表怀疑的。

向问忠死了,陈琳回宫如实禀报之后。皇帝赵桓,又宣召礼部尚书秦桧,入宫觐见。

谁也不会想到,此时的朱玉平,竟然在秦桧府上作客。而且,这次朱玉平很是客气。毕竟人家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而且秦桧府上的家丁众多,再也不怕朱玉平行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