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164章 慈善捐赠(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说莫斌的担子很重,和两位伟人相比较,他的战略眼光还不行,哪怕是有重生的优势,依然看不透问题的本质。

    一四三.四二.一六八.四六

    再说可,现在什么环境,各单位都是各显神通,到处出击,只要是能吃的都行,听说代食品已经提上了日程。

    在莫斌的要求下,两位伟人同意给他派一批人过来,主要分为战斗人员和行政人员,而且这些人都不清楚,只是把他当成国际友人来对待。

    这个借口起码表面上过得去,大部分人觉得这才是莫斌的目的,几亿人口的国家,真要能放开投资,生意前景肯定很好,可惜偷鸡不着蚀把米,白捐了那么多粮食!

    要知道国际小麦的价格,今年大概接近70美金一吨,大米110美金一吨,算上运费的话,莫斌花了两百万美金作为生意敲门砖,肯定不是单纯的做慈善!

    带队的一把手叫付宇,二把手叫刘超,可能都是化名也不出奇,说是正常退役的士兵,有没有隐藏任务谁知道啊,莫斌不能不防。

    媳妇的工作基本做通了,还有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用执行任务来隐瞒了,领导也做了特殊的安排,不光是保护莫斌的身份,也是保护他的家人。

    整整一个排的退役士兵,而且还都是会粤语的人,大部分还都是莫斌的同行出身,最差的也是西南剿匪退役的,战斗技能没得说。

    贾东旭担任采购三科代科长,主持工作,孙广强担任副科长,莫聪和孟庆民都成了采购干事,一个负责京北乡下的采购站,一个负责东北的采购站。

    目前来说,他主要是缺少中文报社的人员,还有高级管理人员,能在他不在的时候,管理工程,协调各个部门。

    “子爵阁下,他们是不是…”

    “子爵阁下,请问您这次北上做慈善,看到的情况如何?”

    莫斌的时间很紧张,只能比较粗暴的布置了,上面任命他为轧钢厂副厂长,还是负责计划在物资采购,说白了还是管着采购三科,其它的都不管,完全的自由。

    谍报人员,潜伏人员,特工人员,西北种蘑菇人员,哪一个不是这样的情况,林颖同志也是优秀的干部,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9月1日,在家里休息的莫斌,接到了管家的报告,外边有人来找他,莫斌高兴的起身,他需要的人来了。

    两口子被秘密送了出去,莫斌还要配合宣传部门,爬爬长城,看看故宫,逛一逛京北,拍拍照,总不能到了京北销声匿迹了,那个不利于隐藏身份。

    整整一个中午,林颖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过也鲜明的表示了态度,她不会离开京北的家,至少现在不会,她要替丈夫尽孝,守活寡怎么了,全国多的是,别人可以她也可以,何况莫斌还可以偷偷的化妆回来。

    这些人好说,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直接安排到工人楼,当成集体宿舍先住着,慢慢的再安排。

    行政人员来了十五个,九男六女,其中有四对夫妻,都属于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多数人都会一门外语,有西方留学经历的12个,领导真是下了血本了,一个是对他的重视,另外一个,也有一些保护这些人的心思在里面,内地现阶段有海外关系的很麻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