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衲为燕王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 / 2)

加入书签

一万侍卫,这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一般来说,一个皇子,只能有三卫亲军作为护卫。

    按照明朝的军队制度,一卫的兵力是二千五百人,而朱棣只是一方诸侯,顶多能控制七千多亲卫。

    不过,朱棣的地位很特殊,得到了朱元璋的允许,他的亲卫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之多。

    到了战争时期,朱棣甚至能直接化身为北方军团的统帅,十万大军,都要听从朱棣的命令。

    朱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老和尚还真是沉不住气,逼得自己不得不往造反的路上一路狂奔。

    好不容易收集到的铁器,都被这老和尚用来炼制兵器了。

    “燕王不必担心,这几个人,都是普通百姓,都是混口饭吃。”

    不过当他得知朱元璋即将驾崩的消息后,在白初的帮助下,他立刻变成了一个行动派,默默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这段时间,煤炭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朝廷借来的钢铁,也不够建造一个炉子,更不要说兵器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

    想要拿到铁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按照大明的程序,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

    朱棣盯着老僧,然后对着白初说道:

    白初心想朱元璋很快就要死了,最多也就一年的时间,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些铁器,都是朱棣向朱元璋汇报的,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才让工部将这些铁器全部卖掉的。

    这批铁器,自然不是从应天城运来的,是从北平府运来的。

    北平没有铁矿,只有到别处去买。

    “这件事早晚都是要曝光的,王爷也不用太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王府中,朱棣也是头疼无比。

    “他们没有武器,没有盔甲,怎么可能上战场?”

    如今,老僧为朱棣重新征召了一万精兵,而且全部都是精兵,打仗的时候,可以骑马冲锋。

    朱棣又惊又急,大吼一声。

    “而且,我们招揽镖师,为咱们的煤炭生意押镖,此事天经地义。”

    白初也是一脸的尴尬,他之所以卖出丹炉,就是想要光明正大的收集材料,用来炼制兵器。

    老和尚非常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得寸进尺的说到:

    “王爷,咱们的铁料,已经不多了。”

    真可谓是为了朱棣造反,操碎了心。

    这也是为什么在白初没来的时候,老和尚一直在叫嚣着要造反,但也只是说说而已。

    朱棣没有兵符,也没有圣旨,同样不能动用这些兵马,朱棣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一万亲卫了。

    虽然老和尚的做法有些过激了,不过,铁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朱棣麾下的这十多万人,可不是朱棣的私人军队,他们也不可能跟随着他一起造反。

    那么,下一个火炉的材料,到哪里去找?

    老和尚倒是很平静,说道: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胆一些,至少也能有一些自保的能力。

    “最关键的是,这几个人都是贫僧精挑细选的,绝对不会泄露任何消息,请燕王放心吧。”

    要不要向父皇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就是白初算出朱元璋只有不到两年好活,所以老和尚才会这么着急,想要谋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