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黄子澄再立新功(1 / 2)

加入书签

第121章  黄子澄再立新功

    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继承了徐达的魏国公的爵位,同时也继承了徐达的部分军事天赋。

    可以说,徐辉祖在将二代当中,也是十分优秀的。

    他治军严谨,善于带兵,虽然上过战场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战绩都还不错。

    因此,徐辉祖在京营之中,地位也是颇高。

    本来徐辉祖应该深受朱允炆器重的,而且徐辉祖也的确是十分忠-于朱允炆。

    可惜的是,徐辉祖的另一个身份,确实让他被朱充炆十分忌惮。

    那就是,徐辉祖此人,乃是朱棣的大舅子,徐若云的弟弟。

    如今朱棣乃是朱允炆的头号敌人,朱允炆自然不可能如当初一般信任徐辉祖,即便徐辉祖多次表示,已和朱棣撇清关系.断绝

    一切往来。

    但是亲情又岂是说割就割呢?朱允炆自然也只能将徐辉祖暂时冷落,等到剿灭朱棣之后,再重新起用徐辉祖。

    这让徐辉祖十分郁闷,本来他在京营混的可谓是风生水起,身份仅次于耿炳文。

    现在竟然连李景隆那个纨绔子弟,都爬到了自己的头上,这实在是让徐辉祖又惊又恐。

    李景隆什么成份,徐辉祖比谁都了解,纯纯就是一个酒囊饭袋。

    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上揭穿他,也只不过是为勋戚之间留下一点颜面,没想到朱允炆居然要把七十万大军交到此人的手上,

    关键是李景降居然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腆着脸接受了讨逆大将军一职,这不是把七十万大军往火坑里送?

    即便是要派人当这个大将军,那也应该让自己来,而不是李景隆那个废物。

    徐辉祖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回到府上,徐辉祖也是怒气冲冲,对谁都没有好脸色。

    徐增寿是徐辉祖的兄弟,在看到徐辉祖这个样子,大为不解,私下找到徐辉祖,询问发生了何事。

    徐辉祖将朝堂上任命李景隆为讨逆大将军一事,征募七十万讨伐朱棣,给徐增寿说了个大概。

    徐增寿听完,眼中惊慌之色,一闪而过,不过随后却是假装镇定的说道:

    “李景隆熟读兵法,深知韬略,也许此次能够击败朱棣也未可知。”

    徐增寿也在京营中任职,对于李景隆的名头,自然也听说过一二。

    可徐辉祖却是哂笑一声,说道:

    ”纸上谈兵之辈,如何能够战胜朱棣这种沙场宿将。”

    ”皇上此举,只怕大祸不远。“

    徐增寿也只能安慰徐辉祖两句,而后兄第二人分别。

    徐增寿返回书房之后,就快速写了一封密信,从后门悄悄让人送了出去。

    北平府。

    朱棣正在思索,怎么能拿下河间府?

    自从朱棣扫平河北之后,就只剩下河间府没有被拿下,朱棣为此十分忧虑。

    河间府如同钉子一般,牢牢的阻挡着自己继续南下的路线。

    若是放任不管,到时候自己率大军南下,耿炳文又跳出来截断自己粮道,自己几十万大军恐怕立刻就会大乱。

    可若是强攻河间府,朱棣真的是被耿炳文折磨的没脾气。

    守城耿炳文自带的天赋,朱棣没有信心,能从这么一个守城大师手中,拿下坚固的河间府。

    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但是朱棣却是心急如焚。

    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能打持久战。

    现在能够稍微取得优势,全凭最开始举事时,鼓动起来的士气。

    若是自己与南军陷入僵持阶段,时间一长,恐怕士卒就会产生厌战情绪,并且士气低下,到了那时自己估计就要完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