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182,许大茂的阳谋(1 / 2)

加入书签

吴科长最后对许大茂说的是“合作愉快”。

    而不是领导对下属那种~好好工作。

    这个就代表了吴科长的态度,也就是他并未把这个科长当作他的本职工作。或者说在吴科长眼里,这个宣传科科长不过是过渡性质。

    吴科长跟许大茂说~合作愉快!

    吴科长意思就是~我不给你使绊子,你也别给我闹幺蛾子。大家和和气气的把这段日子混过去。

    不然好不容易修复的关系又闹崩了。

    反正许大茂见过的那些同行,但凡经常走山路的,风湿是正常。

    别的不说,血色浪漫里,那些大院子弟,有几个以去做八大员为荣的?

    当然吴科长虽然对许大茂欣赏归欣赏,但却不可能把他收为心腹。

    许大茂忽悠道:“要么用好吃的把他们身体补回来,我当年学徒的时候,我家老头可是天天大鱼大肉的给我补身子。我那时瘦归瘦,身子可是不亏。要么就再看看别人。我怕把人家孩子累坏了,人家父母找我算帐。”

    许大茂咂舌道:“咱们这不像电影院那些放映员,主要就是跑乡下,爬山涉水是正常,没个好体力可不行。当年我是学徒一年都没断过肉蛋,吃了半年后才每天背着机器爬楼梯,又练了半年,我爹才带着我教技术。我爹说过,如果底子不打好,干不了两三年,身上风湿什么的都是一大堆,那整个人可就毁了,这个责任我可不敢担。”

    所以大多的手艺人都是看品性,而不是看聪明。

    对领导来说,这样的下属,对自己会这样,对别人也会这样。这样的人,可以办事,却不能收为心腹。

    “食堂啊,就算吃不好,吃饱总归可以吧。这要多点油水,养个半年,总归比现在这样好。”许大茂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话一出,就是相当高大上了。就算听到领导的耳朵里,也是许大茂这个人识趣懂好歹的想法。

    “可这人头数不好平啊,咱们宣传科的人安排到食堂,那食堂不就超员了?”吴科长虽然动心了,但也有他自己的疑虑。

    许大茂抓抓脑袋,也是一副烦恼的样子说道:“咱们厂也不可能出这笔营养费啊,要不先找个地方把俩孩子养起来,至少身体得养的差不多,才能带他们跑乡下啊。”

    真要把人家孩子累废了,人家孩子骂娘也是骂吴科长居多。

    说吴科长就喜欢许大茂这样的下属,有些扯淡。

    吴科长闻言倒是沉思了起来,片刻,大概是想通了,于是吴科长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让这俩孩子先去食堂帮厨,顺便把身体养出来?”

    这并不是说脑袋越笨的孩子,学东西越是肯下苦功夫。

    职场上看不出来的话,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来。

    这只能说师父对自己的手艺没有信心,所以不敢收太聪明的徒弟。

    吴科长不信,打开办公室门,走出去看了一下。

    正因为办事妥帖,所以这种人随便在谁手底下,都是能混的很好。

    吴科长听到许大茂说的这些,也是不住的咂舌。没想到让许大茂收俩徒弟,还有这么多麻烦。

    还肉蛋吃一年,估计那那俩孩子家里,连隔夜粮都不清楚有没有。

    “实在不行,咱们跟食堂换两个徒弟,反正我教谁都是教,总比把孩子累废了让人家长骂娘强。”许大茂也是烦躁的说道。

    在许大茂来说,这是阳谋,好处坏处都跟吴科长说了。

    这段时间宣传科的变化,在轧钢厂可是个热门事件。特别当宣传栏贴出许大茂升为科员的消息后,一下子就把那些阴谋论给埋没了。

    许大茂这样说,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也就是证明许大茂原来的工资收入是偏低的,许大茂同志的工作热情是值得肯定的,许大茂同志的技术值得更美好的未来。

    从许大茂的家庭分析,就知道这个人是不可能收为心腹的。

    也只有条件不太好的平民百姓家,才会觉得八大员是好工作。

    这是因为这个年头的手艺人,大多在某一个区域具有唯一性。也就是在某个街道或者某个胡同里,一年到头的这点活,正好可以让这个手艺人吃饱喝足穿暖衣。

    其实这就是许大茂故意忽悠了,这个年头大家都瘦,胖的人就没几个。

    许大茂原来也是瘦的一身排骨,这还是娶了娄小娥后才长了些肉。特别是娄小娥坐月子后,强行被催肥的。

    “哪里?”吴科长好奇的问道。

    许大茂一点都没有升官的自觉性,轧钢厂给他安排了两个学徒,眼里有那种活范劲的,这让许大茂很不喜欢。

    所以许大茂只能把事情推到吴科长这边来。估计俩家人都是给吴科长打过招呼,所以许大茂不能粗暴的说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