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新型火炮(1 / 2)

加入书签

建业(今津巴布韦哈拉雷)城郊新沪镇。

    “建业金属加工厂”的招牌已经变得有些暗淡了。

    但是这座工厂里面的场景却是热火朝天,叮叮当当,人人忙碌不停。

    梁宝友这个曾经的江南制造局的一级炮匠再次回到了熟人中间,不同的是他因为来得早,所以他在职级上领先了昔日的工友,成了这边铸炮车间的工长。

    虽然有很多人不齿这位的为人,但是他的职级在那摆着,也不好对他甩脸子。

    另外梁宝友到了南华后,人变得务实肯干了不少。

    家里更是娶了3房妻妾,全都是洋婆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洋婆子够味。

    如今子女一大群,他不肯干也不行,总不能将来让子女受穷。

    是以他虽然职级高一些,但却从没对昔日的工友颐指气使。

    一是南华这边“人人平等”讲究的是人们之间要互敬互爱。

    二是他想获得更多奖金就需要大家的配合,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多拿奖金。

    这些工匠都是从清国过来的,愿意到来这边的工匠那个不是人精?

    他们都深谙“把活干好不容易,但是把活干坏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他们到这边来,都是奔着当“人上人”的。

    到来这边确实成了“人上人”,因为他们都是有手艺的工匠,到了这边就能带徒弟。

    有了徒弟就能享受徒弟的服侍和尊敬,但想要作威作福却是做不到。

    因为这边的规矩是:徒弟尊敬服侍师傅是出于古礼,而为师者也须有师德。

    谁若是不知好歹,不当人的话,自有法规惩治。

    一旦被官方惩治了,丢了脸面不说,也丧失了带徒弟的资格。

    工匠没了带徒弟的资格,那就和普通工人没啥两样了,不能带徒弟就没了额外的补贴,那样一来每个月收入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

    梁宝友到了这边当工长后,也能从大家的眼光中看出大家对他的观感。

    为了能够让大家不再把目光盯在他身上,他立刻着手在火炮车间实行他在621工厂学到的“小组攻坚计件制”。

    小组攻关项目,就是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有不同的奖金奖励。

    小组自行组建,计算奖金的时候则是按照贡献度大小分配,个人技术强分的奖金就多。

    很多工匠就带着徒弟组成攻关小组,这样一来师傅的收入增加的更多,而徒弟既能学手艺又能有额外收入。

    等到徒弟手艺学成了,就可以向师傅申请离开再行组建新的小组。

    正常情况下师傅不会阻止徒弟的离开,因为师傅想要追求更多的奖金,就不能把学成的徒弟留在小组内,不然很容易造成利益冲突。

    随着小组攻关制度的实施,大家的干劲都很足,也没空搞心眼了,毕竟钱更重要。

    目前火炮车间攻关的项目是:铸造一种多功能山地炮。

    这种山地炮要轻量化,易于运输,还要能够分解,方便在行军环境差的的地方快速通过。

    同时要能采用最新液压制退装置,另外还要能曲射和直射,毕竟是多功能的。

    这样的山地炮就是迫击炮和山炮的综合体,这样一来对炮管的钢材要求很高。

    毕竟山炮要求精度,必须要有膛线,有了膛线,那么膛压就会很高。

    而迫击炮大都是滑膛,对钢材的要求不用太高,但是迫击炮要求的射角很高,不能太低否则就不符合设计要求。

    火炮车间得到攻关要求后,纷纷商量分组。

    这种火炮的设计图纸很好弄,但是铸造火炮的钢材却不容易搞出来。

    毕竟高爆榴弹的膛压很大,钢材不过关对炮兵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幸好南华同德国达成了协议,得到了军舰上相关的军事机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