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袁世凯的崛起之路(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清政府的灭亡,不仅各朝的统治者心有所感,就连晚清时期的老百姓也有同样的预感。

    要说谁最清楚清政府命不久矣,自然要数他们这些晚清时期的老百姓了。

    毕竟他们老百姓身处这个时代,可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清政府就快支撑不住了。

    况且这并不是他们老百姓危言耸听,而是全天下中华儿女都这么说。

    要说讨论得最激烈的,对于清政府灭亡的消息言之凿凿的,就属整个社会上的知识分子了。

    李鸿章:太后,依老臣之见,最好是下道懿旨安抚袁世凯,千万不能把袁世凯逼反了。

    “当时清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培养旗人军官,只是这些旗人实在没用,愣是培养不出来。”

    满清灭了他的大明,他和满清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在主播说他袁世凯是清朝灭亡的关键性人物时,他不禁愕然,显然还没有想到自己后面能走到这一步。

    “另外,当时的直隶提督聂世成聘请德国顾问对其麾下的武翼军也进行了改编。”

    “1903年10月,日本和沙俄在东北发生严重冲突,战争一触即发。”

    他只能说慈禧有点小聪明,但不多。

    想到此处,她当即让人给袁世凯发送电报进行安。

    “大战期间,承担拱卫京师任务的武卫军、甘军、毅军和武卫中军均损失惨重,唯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保存了实力。”

    “禁卫军筹办期间,由于符合新军标准的旗人兵丁不够,因此禁卫军最晚组建的部队第四标是由直隶山东的汉人壮丁组成。”

    原本他们还担心慈禧太后会对袁世凯不利,但现在大家丝毫不担心了。

    “后来袁世凯能权倾朝野,甚至逼迫清帝退位,凭借的就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北洋新军。”

    原本他从没有想过造反的,但现在却是不得不反,彻底和清政府划清界线。

    “经过改编,新建陆军相当于一个混成旅,下设两个步兵翼,相当于团,另辖炮营、马队营、工程营各一个。”

    逼反袁世凯的后果,清政府难以承受。

    “在主政山东期间,袁世凯把山东的20营旧式练军约14000人改编为武卫右军先锋队。”

    这完全就是摆明给袁世凯拥兵自重的机会,最后尾大不掉推翻清政府也就可想而知了。

    “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在江南编练了一支2000人的新军,名为自强军。”

    毕竟袁世凯能够牢牢掌控北洋新军的话,朝廷也就不敢对袁世凯怎么样。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意思。”

    袁世凯的安全得以保障,他们老百姓的希望就不会断。

    虽说凭借手中的北洋新军,他即便和朝廷闹翻也不会惧怕。

    “但纵向组织结构还是淮军旧制,改革不够彻底。”

    就比如袁世凯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加速清王朝的灭亡,让原先历史上清王朝灭亡的时间提前到来。

    “常备军第四镇的首任统制是王士珍,号称北洋之龙。”

    “主播之所以介绍袁世凯,只因为袁世凯是清末到北洋时期最为重要的人物,也是清朝灭亡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

    “唯一的差异就是禁卫军没有镇级指挥机构,不设统制,负责人为三个训练大臣和六个军资官。”

    不过最糟糕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来得及阻止。

    “另有马队五营、工程队两营,由总部直辖。”

    “想必有人疑惑北洋新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也会好奇这支北洋新军是如何产生的呢?”

    “由于第一镇番号被抢走,所以原常备军第一镇便更名为北洋新军第二镇。”

    “张怀芝与王英楷一样,1895年加入新建陆军,也是袁世凯组建北洋军的早期骨干。”

    他们老百姓已经受够了屈辱和凄苦的日子,唯有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清政府,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之后,袁世凯从武卫右军先锋队和常备军第二镇中各抽掉一部分兵力。”

    “定武军诞生之初,训练采用西法,装备也进行了革新。”

    “甲午战争期间,淮军、湘军以及各地练军糟糕的表现,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传统的团练武装在近代化的新式陆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听到清政府灭亡的准确消息,无不欢呼雀跃,恨不得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

    “总部机关下设总理营务处、教习处、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等后勤单位。”

    至于此时此刻,慈禧太后肯定不会放过他的,说不定这会已经派人捉拿他了。

    “这种半拉子练兵成果,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武卫右军先锋队成立之初,袁世凯对这支部队的影响力不大。”

    看完太后发来的电报,他微微一笑的同时,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随后,袁世凯又完全依照德国营制,大刀阔斧的变革军制。”

    “待训练结业后,这支新军被冠以常备军右镇之名,后更名为常备军第二镇,常备军第二镇的首任统制是吴长纯。”

    但他丝毫不惧,既然到了如今地步,那他就反了吧!

    “尤其是合适优秀的中层军官极度稀缺,旗人无法胜任。”

    他已经见识到了清政府的愚蠢,但没想到愚蠢到连练兵权都全权交给袁世凯了。

    从那时起,他们老百姓就时刻盼望着无能的清政府快点灭亡,有人能够带领他们老百姓奔向希望的未来。

    “为了确保京师安全,常备军第一镇和第二镇主力开赴山海关。”

    尽管大家已经知道清政府命不久矣,但不敢百分百确定清政府会灭亡。

    “这个时候,朝廷的政策是允许从原有的旧军,也就是防军、练军、绿营中挑选精兵编入新军。”

    “也就是说,北洋军平时灌输的思想首先是忠君,其次才是报效袁世凯。”

    思考一番后,他也让人给朝廷回了电报,表示依旧会效忠朝廷。

    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这件事只能冷处理。

    “那么具体怎么改?参照哪国军队改革呢?”

    “改编后的武翼军官兵合计15000人,分为总部机关和五个战斗单位。”

    “为了确保京师安全,清政府在京师设练兵处,统筹新军编练。”

    就在他感慨自己的崛起之路时,手下给他带来了太后的懿旨。

    自己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他再清楚不过,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这才能平淡的面对。

    “根据章程,新建陆军兵力增加,更名为常备军左镇,后又更名为常备军第一镇,常备军第一镇的首任统制为王英楷。”

    “于是袁世凯便对保阳马队各营,元字马步等营、淮军、肃毅亲军等部进行裁改归并,编成一协、二标、六营,开赴马场训练。”

    他如今能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在军营的那段时光功不可没。

    “自强军的军制、训练和装备与新建陆军差不多,也是近代新式合成陆军。”

    听到主播说袁世凯后来权倾朝野,甚至逼迫清帝退位,使得大清国灭亡,她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但随着不断掺沙子,先锋队渐渐变成了袁世凯的嫡系。”

    “而北洋新军第二镇作为袁世凯的老班底,成军时间最早。”

    “当编练新军的计划又一次被提上日程时,袁世凯便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以至于主播后面说的话都没有听到,大家此刻陷入惊天好消息的疯狂欢喜中。

    “其真实的理由就是,我实在是找不出你的毛病了,但我就是要你退休回家,就这么着吧。”

    “然而禁卫军的装备虽然冠绝三军,但军官的素质却很一般。”

    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后,她就时刻担心袁世凯拥兵自重,正想办法削弱袁世凯的军权。

    “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

    不过仔细想想清政府派了皇亲国戚压制袁世凯,只是那个清朝王爷自己无能完全不管事,这才给了袁世凯掌控兵权的机会。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开始,他们老百姓的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期盼了数十年,这一天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回想起编练新军的时期,他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能一步步走到如今大权在握的地步。

    “如此一来来,原本用来防汉的禁卫军。”

    苏晨感受到大家急迫的心情,轻轻点了点头,给了大家一个放心的眼神。

    毕竟现在清政府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就只剩下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了,唯有安抚袁世凯才是上上之策。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听到袁世凯能够随时掌控北洋新军,一个个不禁松了口气。

    毕竟主播已经告知了袁世凯最后灭亡了清王朝,慈禧知道消息八成不会饶了袁世凯。

    “在历史现实中,士兵们高喊吃袁大帅的饭,穿袁大帅的衣。”

    “因为晚清的团练武装都是这么练兵的,曾国藩训练湘军时是这么操练的,李鸿章训练淮军时也是这么操练的。”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以足疾的理由来罢免一位重臣。”

    自古以来,兵权都是重中之重,必须牢牢掌握在统治者手里。

    听到主播讲述他当初编练新军的崛起之路,他的脸上露出无比欣慰的笑容。

    “所以尽管袁世凯被撤了职赋闲在家,尽管北洋军的指挥权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尽管北洋军中大量的高层军官都换成了旗人。”

    “由于南方新军官兵敢于持有不同政见,因此很多人秘密加入了革命党。”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二心,依旧忠于慈禧太后,忠于大清王朝,更没有想过推翻清政府什么的。

    可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袁世凯,让这个逆臣钻了空子。

    “1894年年底,长芦盐运使在天津马场用西法编练新军,称定武军。”

    “第二镇配置36门明治31式75毫米野炮,18门明治31式75毫米山炮。”

    之前主播言明袁世凯逼迫他退位,灭亡了大清朝,就已经够让他绝望了。

    电报的内容说的是朝廷不会追究还没有发生的事,让他不要多想,好好效忠朝廷。

    袁世凯:我的崛起之路如今听起来,依旧让人振奋。

    “你袁世凯腿脚有毛病,已经不能胜任你所担任的职务了,所以你老袁还是回家养病去吧。”

    “但两支主力北调后,后方又出现空虚。”

    “由于环境不同,地方新军和北洋新军是各有所长。”

    “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

    光绪:南方新军暗中勾结革命党,北洋新军的袁世凯狼子野心,当真是天要亡我大清!

    此刻的他万念俱灰,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朝的末日。

    “摄政王载沣便找茬将袁世凯撤职,撤职的理由很扯,足疾。”

    毕竟虽说袁世凯手里掌握着北洋新军,但朝廷在地方各省编练的新军未必不能抗衡袁世凯。

    “1905年6月,京旗常备军经过两轮扩编,由原本的3000人扩编至12494人,达到了一镇编制。”

    “就这样,中国的第一支近代陆军便诞生了。”

    “另有直属炮队一标,马队一标,一个锱重营、一个工程营。”

    “北洋新军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但在战斗力方面要强于地方新军。”

    而此刻在山东担任督抚的袁世凯手上可是握着重兵的,他现在去山东恐怕也无济于事,一个弄不好怕是要逼反袁世凯。

    只可惜他影响不了满清,不能亲自报仇雪恨,洗刷大明朝的耻辱。

    他倒不是想要为袁世凯求情,而是此时此刻想要捉拿袁世凯怕是不太可能。

    “不过庆亲王不懂练兵,也懒得管事,因此北洋的实际练兵大权仍然掌握在袁世凯的手中。”

    “随着北洋常备军一、二、三、四、五镇陆续组建,袁世凯的地位扶摇直上。”

    想到这里,她当机立断给李鸿章下达旨意。

    “如果袁世凯当时敢把自己放在朝廷的前面,想必无论他有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得知袁世凯灭亡了清王朝,他就笑得合不拢嘴,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