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8)【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难免会有人多想,甚至阴谋论。

    毕竟现在的情况不管怎么看,忠义亲王,忠顺亲王都不是什么获利者,他们也没什么理由去谋害太上皇不是。”

    有些话吧,白圣确实不好说的太过于直白,不能说不管怎么看,都是当今圣上您才是最大获利者,但她话说到这一步,在场人其实也都明白她啥意思。

    “烛影斧声确实说不清楚!”

    “炀帝被害,倒是清楚明白……”

    元熙帝显然一点都不蠢,先前只是不想家丑外扬,没想那么多罢了,可此时被白圣这么一提醒,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再遮遮掩掩的想保住皇族颜面,反倒很可能会让自己变得有些不清不白。

    内心顿时就有了决断。

    皇室颜面丢就丢呗,再怎么丢也好过把自己弄的说不清楚,要好许多倍。

    不得不说。

    他真不愧是他爹亲生的。

    他爹太上皇一直拿原身当做庇护自己手下亲信的挡箭牌,很多疑似昏君的操作,都是因为老太妃求情才不得已为之,搞得他好像清清白白,即便有昏君之举也是因为他孝顺老太君无法拒绝。

    元熙帝此时不也是一样。

    在不影响他自己的情况下,他可以考虑皇家颜面,以及家丑不外扬等等。

    可一旦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名声。

    那就不能忍了。

    “老太妃说的有理,令大理寺将忠义亲王全家下狱,严格审问,厘清前因后果,昭告天下,戴权,派人去敲响丧钟,而其他的,则一切按旧例执行。”

    吩咐完,元熙帝又看向白圣道:

    “老太妃毕竟大病初愈,而且也是太上皇长的辈,就不用守国孝了,平日还是多多休息,想来父皇他不会怪罪。

    要是因国孝让您受了什么损伤。

    反倒是父皇和朕的罪过。”

    “还有,你家三姑娘与忠义亲王九子谈婚论嫁就此终止吧,不知可否?”

    他这算是及时给了白圣些回报,以及顺带着给白圣一颗定心丸,属于在隐晦表示,不会因为他家三姑娘最近跟忠义亲王九儿子谈婚论嫁牵连到他们家。

    更是在间接暗示。

    短期内,应该不会动他们甄家。

    “谢陛下恩典!”白圣此时当然也是心领神会的赶忙起身道谢,随后便以要回去替太上皇抄经祈福为借口离开。

    接下来便是丧钟敲响,昭告天下。

    不过总体来讲其实还好,各部门的压力不大,毕竟死的是太上皇,主要就是办个国丧,并不需要考虑登基事宜。

    一切都还算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唯一的问题是,丧钟刚刚敲响的时候,不少人家都误会了,都误以为是白圣死了,太上皇给了恩典允许敲丧钟。

    甄家在京城守着的那些族人。

    更是当场痛哭流涕,悲痛难耐。

    直到钟声数量越来越多,多到不可能让一个老太妃享受这个档次国丧钟鸣之际,不少人才反应过来死的可能不是老太妃,而是身体一直挺好的太上皇。

    不过这依旧不影响甄家人悲伤,因为他们也很清楚他们的靠山甄老太妃。

    实际上全靠太上皇撑腰。

    太上皇驾崩给他家带来的打击,可能还要超过,甄老太妃薨逝的打击呢!

    而紧接着当然就是各家全都忙碌了起来,普通百姓准备白布麻布,青楼赌坊等娱乐场所开始停业,官员勋贵家则是纷纷拿出朝服和诰命服,有些年纪大或身体不好的,还得赶忙准备保命药。

    相比较于普通百姓和小官小吏,只需要在身上戴块白布,守国孝就行,官位或爵位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勋贵,包括他们家的女眷,都是要哭灵守灵的。

    一二品以上的会稍微好些。

    允许进殿。

    二品以下的那些官员勋贵,以及诰命夫人,大多只能跪在外面哭灵,如今天气虽然还没到结冰的程度,但也转凉许久了,年轻的可能还扛得住,年纪大的要不准备点药,指不定就跟着去了。

    当然了,如果有皇帝或太后特许。

    也可以免去哭灵事宜。

    不过一般来讲,除非本人年纪特别大,或者身体本来就不好,乃至怀孕六七个月怀相不好,同时还得让皇帝或者太后知道这事,才有可能得到特许……

    总之太上皇一死,不少人都得累上许多天,甚至于需要拿自己小命陪着。

    贾老太君在自家再怎么威风。

    这时候也得老老实实的去哭灵。

    皇宫里目前来讲,只有跟白圣一个辈分的那群老太妃们,可以只去露个面就行,不用一直待在那边,哭灵守灵。

    不过皇帝给面子,她们倒也不好真什么都不干,露个面便回去休息,最终基本都有跟白圣学,好歹抄了本经书替太上皇祈福,勉勉强强表示一下心意。

    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也有态度。

    当然了,国丧期间,太上皇遇刺真相也已经通过大理寺的公开审理,基本算是昭告天下了,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大家表面上不谈,私底下讨论的可热闹了,消息传的也是贼拉快,太上皇遇刺驾崩,要求各地百姓守国孝的消息传到哪,相关消息就跟着一起传到哪。

    越是远离京城的地方,虽然收到消息的时间越晚,但他们其实更敢讨论。

    毕竟天高皇帝远嘛。

    而消息传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有些当家主母,对自家庶子庶女的态度好了不少,对那些看不顺眼的妾,都不怎么敢下死手了,当然,也有已经下了死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做得更绝的。

    后续甚至还有绝望下模仿作案的。

    只不过没机会进宫,更没机会接触一些高官皇族,只能要么拿把菜刀冲进府衙,说自己要造反,要么穿件粗制滥造的假龙袍冲进府衙,说自己是皇帝。

    妄图借此自灭九族,同归于尽。

    府衙官员无奈翻白眼的同时。

    那些人的九族可谓是吓得够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