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此乃天之道!(1 / 2)

加入书签

第230章此乃天之道!

诸葛亮诧异道:“这岂非是全民皆兵?”

“便是如此。”

诸葛亮的眼神更加明亮,他没有想到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制度。

的确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如此想来,诸葛亮更加觉得李衡在成都对世家的打击是及时雨。

这个行为和即将推行的均田制、府兵制串连起来了。

“目前的情况如何?”诸葛亮话锋一转。

“目前有一百多家已经交出田地和部曲,算上之前打击的那些,朝廷在编人数增加了三十万,这是我在成都时候看到的,我离开成都到江州,再从江州转到关中,这段时间总共增加的人数应该已经到六十万了。”

“好!如此一来,今年我们在江州便能囤积十万大军!”

“今年一定能完成,只是这均田制和府兵制,还需要丞相您来决策。”

“如此利国利民之策,我焉有反对的道理!”诸葛亮欢喜异常,他突然感慨起来,“济安,自从你来到我身边,我感觉许多事情顺了起来。”

李衡心中感慨,他想起原本那个时空,心中泛起一阵悲凉。

看了看丞相发白的双鬓,憔悴的面容,却依然还有一双明亮而纯正的眼睛。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李衡记得穿越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诸葛武侯,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朋友,你会很欢喜。

如果伱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父亲,你会很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上司,你会很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下属,你会更加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丈夫,你也会很欢喜。

无论是弟弟,还是兄长,你都会很欢喜。

李衡心中又是一阵感慨。

这个男人在严格执行着律法,但对待周围的人,只要不牵涉到律法,都很宽容,唯独对自己最苛刻。

“丞相,您平日也要多加注意身体,我们往后的路还很长,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与丞相一起还于旧都,去洛河之畔,煮一壶酒。”

“好好好,这件事我听济安的。”诸葛亮笑道,“说说荆州一事吧。”

“前年我已经安排人在江州秘密造船,我们造的船恐怕没有孙吴的好,短短数年,想要超越不切实际,但也不一样非要逼孙吴好,只要我军能顺江下江陵,便是陆战。”

“若是如此,恐怕没有退路。”

“不需要有退路,因为上岸之后,就是我们的阵地。”

“你是想利用工兵营强大的建筑力,在岸边修建城防,划地为城,如此便进退有度?”

李衡道:“不仅如此,还要动如雷霆,攻则必克城池,守则粮食满城。”

“如何做到动如雷霆,攻则必克?”

这事嘴上说自然豪情万丈,但打仗不是只靠一张嘴。

“我已经研制出一种新的投石机,机发则城墙崩塌。”

“当真?”

“下官怎敢欺骗丞相?”

诸葛亮立刻更加激动,问道:“在何处?”

“图纸我带来了,但投石机尚在江州。”

“如此说来,江陵城短时间内必破?”

李衡道:“是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武器一旦问世,孙吴和曹魏必然能学过去,它的结构并不复杂,届时战争方式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以关中谨慎使用,先夺荆州,以雷霆之势夺最薄弱之处,我们现在也不缺兵了。”诸葛亮道,“只是粮食终究有限。”

“不需要太多粮食,南郡就是我们的粮仓。”

“你打算抢?”诸葛亮道,“抢百姓之粮不可取,那样会造成我军离心离德,百姓偏向孙吴,我军便是孤军深入,四面为敌了。”

“不不,自然不抢百姓之粮,我军乃仁义之师,王师东出,焉有抢百姓之理,自然是将均田制的理念快速推行到南郡,告诉百姓,应该耕者有其田!有百姓的支持,何愁王业不兴?”

诸葛亮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好一个耕者有其田,好一个百姓的支持,说得好!说得好!”

“此乃天道也!”李衡继续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军奉行天之道,人心所向,王师下江陵,万众齐归心!”

“甚好!甚好!如此一来,关中可行?”

“自然可行!不过,关中之兵,依然是世兵,若突然转变府兵,恐有不适,下官以为,可以先在益州推行,待我军东出拿下江陵,府兵制有了成效,所有人都认可了,关中再推行,军心不至于不适。”

“好,如你所言。”诸葛亮道,“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攻江陵之后,要防止北线的曹魏。”

“下官知道了。”

“济安,荆州就交给你了。”诸葛亮拍了拍李衡的肩膀。

“丞相放心,江州步人甲今年可以增加到一万副,我一定拿回荆州。另外,我三日后打算在斜谷口见一个人。”

“谁?”

“杜预,他已经接受了我们的钱币。”

四月二十四日傍晚,京兆杜陵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