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垂垂老矣的司马懿(1 / 2)

加入书签

吕据不懂。

    李衡说道:“建业的公卿士大夫和你一样都是俊杰之士,兵力的充足是无法消弭小人对俊杰之士的诋毁的,而自古俊杰之士皆是识时务者。”

    吕据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这话说得多么漂亮,但怎么听起来你大将军好像是在嘲讽我似的?

    杜预在一边道:“孙权大概是想拖住战局,让司马懿出手,但他不知道武昌连一天都没有坚持到,一旦建业知道武昌被攻克,和吕公一样遭受小人诋毁的公卿,会如何选择呢?”

    吕据这才反应过来。

    同样是二十日这一天,汉军出兵武昌的消息,从江夏郡发到了洛阳。

    “我看他就是急着灭吴!”司马师说道,“他想在我们反应过来之前吞掉江东!”

    从各方面分析,都无法找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出兵的理由。

    三国相互掣肘,非个人主观意愿能无视的。

    想要从内部弄倒一個大国不是那么容易的。

    国力还很强悍,但这些人对李衡产生的阴影却是实打实的。

    “李济安出兵武昌,而且出动了大部分兵力,他到底怎么想的?”司马懿喃喃道。

    司马懿不停地咳嗽,却还端坐在案前,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南方的急报。

    只要一提到李衡,他们就认为李衡现在必然在策划新的阴谋。

    刘放支支吾吾地说道:“出兵武昌是虚,调动我们去攻打襄阳才是真。”

    再到襄阳被拿走,曹魏国力再减10分。

    “此一时彼一时,他不可能每一次都有把握取胜,更不可能每一次都用同样一种策略。”司马师说道,“我们的更多兵力已经调到了荆州。”

    这些年,他都在跟李衡玩耍。

    刘放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反对。

    “就算对孙权影响很大,但至少吴军在武昌和建业的兵力分布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被击败的。”高柔说道,“我还是想象不到他为何出兵?”

    这一局,大家实在看不懂。

    引起了洛阳朝堂的震惊。

    “建业呢?”

    “太傅此话怎讲?”

    这一次是大动静,而且还是在曹魏刚废除纸币不久的大背景下,出兵武昌。

    众所周知,一旦出兵,想要收兵,也得脱几层皮,更别说多线被多个敌人虎视。

    当然,不是说曹魏一直在负分,至少曹魏有了造纸、提炼精盐,以及部分府兵,还有曲辕犁的普及。

    再到关中的巨额投入,曹魏民生再减10分。

    “我们现在都知道,纸钱是蜀人对我们的一场阳谋,难道对孙权就不是吗?”

    “李济安不可能蠢到绕过武昌区打建业。”司马懿收拾了一番。

    这些至少给曹魏加了至少三十分,毕竟曹魏体量大,官僚体系成熟。

    “那如何解释他的行为?”刘放双手一摊。

    司马师这样说着,他的观点与在场所有人都不同。

    “这必然是李济安的阴谋。”刘放谴责道,“李济安诡计多端,他明知去打武昌,会两败俱伤,便宜我们,他怎么会去做这种傻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