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2)

加入书签

提前两天,江舒涵就给认识的命妇们下帖子。

又特地交待婉玉六号那天请假,乖乖留在家招待客人。

婉玉只好换上二妹给她做的新衣服,梳上女装,端着大家闺秀的姿态招待各府夫人。

婉玉属于那种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姑娘,她安静起来的时候还是很能糊住人的。

当江舒涵将她介绍给众人的时候,大家都有些吃惊,好似不相信这姑娘是外面传言中最没规矩的女捕头。

而另一个女儿就更安静了,乖乖待在江舒涵身边,专心伺候亲娘,很是体贴周到。

有那相熟的妇人知道她办宴会的目的,便主动问起她身上的穿着,江舒涵便矜持地与众人说,“这是我五女儿的手艺。她呀,不爱出去走动,每天就闷在家绣衣服。我这身,她身上,还有她姐姐身上都是她亲手做的。”

江舒涵嫁进燕家,生的四个女儿排在燕三娘后头。婉玉是老四,婉慧是老五,以此类推。

其他人立刻吹捧,“您这女儿可没白养。瞧瞧多孝顺呐。”

有不少人便暗自打量婉慧,间或问她几个问题,婉慧都乖巧答了。

相比婉慧,婉玉却是如坐针毡,她平时最不耐烦听这些无聊的琐事,从早上到现在她站了两个多时辰,听了一堆废话,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她浑身不舒服,面上也浮现出一丝不耐。

好在江舒涵清楚她的性子,赶在她崩溃之前,让她先去催促厨下,“让厨房那边将茶点呈上来,咱们边吃边聊。”

婉玉如蒙大赦,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又冲其他夫人点头示意,从正堂退了出去。

有人赞道,“你这四闺女也是个好的。”

江舒涵谦虚一笑,“她呀,平时就爱舞刀弄枪,偶尔呆在家也是做菜。我这厨艺就她和婉怡学得最好。”

这就是说她会做菜。也算是一种才华。

宴会过后,江舒涵果然收到不少帖子。

这些都是再相看的意思。

在这期间,前来为婉慧提亲的人家明显增加。

这里面也有不少条件与燕府相当的人家,江舒涵挑花了眼。

燕宸英是个粗人,不太关注后宅之事,而且男人看问题跟女人不一样。他们看的只是男方前程,江舒涵却想得更多一点。

她特地将刘太医请到家来。

他是太医,应该去各府请过脉,各府都瞒不过他的眼。

这几年,江舒涵经常去药铺学医,与刘太医很熟,她也不跟刘太医客套,“这几家,你了解吗”

屋里的丫鬟婆子都被江舒涵请出去了,只有燕宸英陪在她身边。

燕宸英担心他不敢回答,忙解释,“她不放心将女儿嫁进这些人家。想问问你的意见。”

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可不好打听。许多事都是捂得死死,为了府里的腌臜事不传出去,甚至还有人随意将知情人毒哑了发卖出去。江舒涵不信外头传出来的那些名声,她想探听更多。也是没办法,才找上刘太医。

刘太医接过帖子一一看去,“这家的婆母尖酸刻薄,她娶的两房儿媳妇都是郁结于心。”

“这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屋里的家具摆设都换成不值钱的东西。”

“这家的儿子非常宠爱通房丫头,还弄出庶长子,却又舍不得除掉,生下来就养在外头。”

十几张帖子几乎刨除大半,只留下三个。

这三个倒是表里如一,“这三个倒是没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再考虑一下。”

江舒涵接过帖子,细细看去,有两家是文官,一家是武官。

燕宸英是武官,照理说他家应该与武官结亲。但是燕宸英没有儿子,就算将来过继一个孙子,也不会让他从武。所以江舒涵打算与文官联姻。

而这文官中,其中一家是清贵人家,一家却是刚起的新秀。

燕宸英指着那清贵人家道,“这个是百年世家,朝中也有不少人脉。”

江舒涵摇头,“我倒觉得这种大户人家规矩多。不适合婉慧。”

燕宸英微微有些惊讶,婉慧不是不爱出门吗

江舒涵笑了,“不爱出门与不能出门是两回事。我可不想见自己的闺女一面都要千难万难。”

相反新贵人家就没那么多规矩了。而且这些人家也懂得看人眼色。不会像那些世家端着架子。

燕宸英见她打定主意,没再反对,刘太医也觉得这家人挺好。

江舒涵问过婉慧的意见,婉慧没什么意见。

参加宴会时,两家有意无意让两人当着大家面见了一面。

婉慧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男方朝气蓬勃,风度翩翩,双方都很满意。

江舒涵便将生辰八字交给男方,让对方去寺庙合姻缘。

没几日,男方家回了消息,说是天作之合。江舒涵放了心,那边便请了官媒登门。

六礼走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就差最后二礼。

两家约定等婉慧十七再成亲。

京城这边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安心读书,一般都会晚成亲。男方家也没什么意见。

婉慧这边定下来了,婉玉这边却是犯了难。

虽然燕府不断有媒人登门,但是这些人家只是条件好,后院却是乌七八糟。摆明是母亲管不了,就想娶个厉害儿媳妇回去管教。

江舒涵哪肯让这种四六不分的人污了女儿的眼,直接拒绝了。

而婉玉也不急着定亲。反倒一心想办好手头上的差事。

江舒涵拿她没办法,只能再等等。

太气闷日,知了在枝头吱呀吱呀地叫,江舒涵睡了一个多时辰午觉,醒来时脑袋有些昏昏沉沉。

最近天气热,中午困得厉害,丫鬟进来伺候她洗漱。

没过多久,婉月牵着宝儿进来请安。

这孩子是燕三娘于三年前生下来的,办完洗三礼,就搬到了燕府,成为燕家一份子。

燕宸英没能如愿,这孩子是个姑娘。生产那天,燕宸英将自己关在书房生闷气,被江舒涵给骂了出来。

女儿又怎么了,不一样是你女儿的种。

虽然燕宸英出来了,只是对于立世子一事还是犹豫不决。

江舒涵也不逼他,只让他要好好待这个孩子,不能太过偏袒。

江舒涵让两个孩子坐下来,问她们早上在玩什么。

婉月细声细气回答了,宝儿依在江舒涵怀里,奶声奶气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年岁到底有点小,回答得驴头不对马嘴。

倒是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笑闹间,丫鬟进来禀报,三小姐带着夫婿回来了。

婉玉小姐已经去接待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到正院。

江舒涵便让厨下准备解暑的吃食。

燕三娘来了后,江舒涵才知她要随夫君去地方当官。

“他在翰林院待了五年,属实不能再待了,皇上命他到青州府当同知,再过几日就出发了,临行前来看看父母及宝儿。”

对于唯一的女儿,燕三娘自然也是喜爱的。许是以前没有婆子伺候她,她小时着了凉,怀孩子很是困难。五年间只生了宝儿这一个孩子,现在正赋闲在家调养身体。平时也减少外出次数。

江舒涵将宝儿塞到她怀里,“那你要好好与她亲香。这孩子乖得不行。”

宝儿拿着糕点塞到燕三娘嘴里,“娘娘吃。”

燕三娘一腔慈母心都快化了,也不嫌弃,将递到她嘴边的糕点吃得干净。

婉玉见三姐只顾着逗宝儿也不帮自己,就知道不能指望她,忙坐到江舒涵旁边,揽着她的胳膊撒娇,“娘,我也想去外面看看,你让我跟姐姐姐夫一块去青州吧。”

江舒涵被她闹得头都快大了,“你不是在京兆府当捕头吗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

婉玉嘟嘴不满道,“谢府尹根本看不上我。那些大案也轮不到我,我跟着姐姐姐夫去地方就不一样了。他们肯定放心将案子交给我。”

江舒涵抚了抚额,“那你可知同知是什么你姐夫不一定掌管捕盗之事。”

本朝每州设两名同知,分掌地方盐、粮食、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婉玉笑了,“我刚问过姐夫了,他说我去了一定可以帮到他。”

江舒涵头疼,这一天天就想野出去,可这孩子根本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你一个人出去,我能放心吗”

婉玉忙举手保证,“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当中的。”

江舒涵这边还没答应,燕宸英已经从外面进来了。

婉玉又去求他,燕宸英却道,“既然她想去,那就让她去吧。要是嫁了人,今后就是想出去就不行了。”

江舒涵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只同意她在外面呆一年。明年就回来。

婉玉忙点头答应,“好,一年就一年。”

说是一年,其实婉玉这一去就是三年。

到了青州府,段同知很快发现自己处事相当被动,他交待的事情属下根本不听,反倒绕过他直接听知府吩咐。相当于他被知府架空了,有他没他根本没差。

偏偏官员没有任免之权,段同知只能与这些人虚与委蛇,另一边他派燕三娘和婉玉收集证据。可燕三娘到了青州府很快就怀了孩子,这胎来得不易,只能多多休息。于是大半事情落到婉玉头上。

三年里,段同知一点一点搜罗罪证,最终将它呈给皇上。

青州知府被罢官,段同知升任知府之职。婉玉这才得以回来。

正好赶上婉慧未婚夫来燕府请期。两家商定于年底成亲。

婉玉这一回来,江舒涵带她参加宴会。

这三年,婉玉野惯了,人黑了,身上也沾了点流气,这点在男人身上就很讨厌,更不用说在女子身上。

总之,又没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

江舒涵再傻也知道婉玉这是成心不想配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