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月伏杏阵(六)(1 / 2)

加入书签

那内杨婉迅速了结她在通集库的差事,径直去太和殿。

        将将出会极门,太和殿庑殿顶上辉煌的琉璃瓦阵便映入了她的眼中。

        杨婉看过故宫现存的太和殿,却没有见过它在明朝的模样。

        此时它还只是邓瑛手下的一个半成品。

        虽可见规模恢弘,但外设寡素。

        丹陛左右分置的日晷、嘉量都还没有安放,御道两旁的的六座重檐亭,也才刚刚造好了底下的须弥座,石质未经打磨,在富丽堂皇的殿宇楼阁之间露着灰白的底色,即便如此,仍旧能感觉到它的建造者在其中倾注的心血。

        杨婉走进月台下的毡棚,刚过了午时,工匠们各有各的事,毡棚内只有两个匠人在讨论工艺上问题,看见杨婉走进来,忙放下图纸招呼。

        “姑娘来了。”

        这些人不是内监,也都有些年纪,一辈子钻在土木丢里,人粗糙得很,说话也直接,但并不唐突。

        杨婉笑着冲他们点点头,“多有打扰。”

        “哪儿的话,姑娘坐。”

        说完发现,因为邓瑛不在,毡棚内几乎没处下脚,便都有些尴尬,“哎……平时先生在见不得乱,总是一遍一遍地整理,他一走,我们这些人粗就顾不上了了。不过,茶叶是我们先生的,给姑娘沏一杯。”

        “好。”

        杨婉也不讲究,随意地在木石料堆里薅出一块地方坐下。

        “我是过来取先生留在这儿的东西的。”

        “哦,那只怪盒子啊。”

        旁边倒茶的人听他这么说,端着茶走过来嗔道:“什么怪盒子,先生一连造了几个晚上。”

        那人忙附和:“是是,也不是怪,就是咱们以前没瞧过那样式的,我去给姑娘拿过来啊。”

        杨婉接过茶喝了一口,抬头问倒茶的人:“他夜里做的吗?”

        “是啊是啊。”

        那人连声道:“这几日工程太忙了,猜是姑娘要得急吧。”

        杨婉闻话笑了,“原来师傅们看我这般不懂事。”

        “嗨。”

        那人顺手捞起地上凌乱的图纸,拍着灰道:“先生的事,我们敢说什么。”

        正说着,取盒的匠人回来了,随声附和道:“是啊,我们都是粗人,听到宫里那些难听的话,也想不通。姑娘你是宫里的人,先生也是宫里的人,姑娘喜欢先生,先生也对姑娘好,这事儿有什么呢,宫里那么多对食户儿,是吧?”

        杨婉边听边笑,“对。”

        那人把盒子放到杨婉面前,“姑娘看看。”

        杨婉伸手把屉盒挪到自己膝上。

        别说,邓瑛还真的把她那张自己都觉得着急的图纸给研究出来了。

        屉和是楠木质的,看起来是邓瑛就地取材的边角料。

        底下是三层双抽屉,顶上是一个双开门的小柜,杨婉打开小柜的门,隐约发现,柜中暗处好像还雕着什么。

        “欸?这个是……”

        她说着把手移到光下,凑近细看,竟见是一朵指甲盖大小的芙蓉花,好像为了不让人发现似的,刻意雕在最边角的地方。

        “位置这么刁钻,怎么……雕上去的啊。”

        两个也匠人凑过来看,其中一个得意地说道:“我们先生的手,那可不是谁都能比的。”

        杨婉还在研究那朵芙蓉花,“可他之前跟我说,他造这些东西不如你们。”

        “啥?他这样跟姑娘说的啊。”

        “嗯。”

        杨婉试着把手伸进去,摸了摸那朵芙蓉,发觉它边角圆润,一点也不割手,再看盒身,虽然还没来得及有上漆,但表面已经十分平滑,不知道挫磨了多少回,才能有这样的质感。她惊异于此物工艺的精湛,没有注意到替她取盒过来的那个匠人,表情逐渐变得有些恨铁不成钢。

        “可真着急。”

        他嘟囔了一句。

        旁边的人撞了撞他的肩膀:“你着急个什么。”

        “嘿。”

        那人看着杨婉,压低声道:“先生平时说话就淡淡的,现对着人姑娘,直接不会说了。”

        旁边的人抱着手臂翻了个白眼。

        “先生不会说你就会说啊。”

        “我……我这不是帮先生说了很多嘛。”

        “对了。”

        杨婉终于放下盒子,转头却见他二人面红耳赤的,不由一顿,“你们……”

        “没什么,姑娘有事说。”

        “哦,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们,先生是什么时候走的。”

        她说起这个,二人顿时收敛起了神色。

        其中一个有些犹豫。

        “不知道先生想不想让姑娘知道……”

        “有什么不好说的,我来说。今儿一早是刑部的人来请的,后来司礼监的秉笔郑太监和工部的徐齐徐大人也来了,我们听了两边好一番交锋。不过先生一直没说什么。”

        “交锋?郑公公和刑部的人吗?”

        “嗯,因为琉璃厂的事情,先生已经去过一次刑部了,我们不清楚这次为什么还要带先生走。就留神听了一下,说的是什么事来着,好像是山东供砖的事……你听着是吧,我听他们还提到了十年建皇极殿的几个人……。”

        “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