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还君故衫(三)(1 / 2)

加入书签

杨伦一怔。

    红丸案算是一桩玄案,涉及皇帝性命,皇帝暴毙之后,仍然几经提起,不断地被各方势力翻案,从内阁,到玄道势力,甚至于内廷嫔妃,无数的人牵扯其中。

    邓瑛此时提起这桩案子,到不是想跟杨伦分辨真相,只是切到了皇帝性命的要害,以及皇帝性命背后,暗流涌动的政治力量。

    “你觉得……司礼监会……”

    杨伦的话没有说尽。

    邓瑛也没有应声,两个人的沉默里都带着对时局的审慎。

    秋风卷着寒叶吹起邓瑛的官袍,他低头轻咳了一声,“子兮,你知道最险的是什么吗?”

    “什么?”

    “是奴有杀主之心,主却不肯设防。陛下之前一直有立大殿下为嗣君的意图,但文官对殿下的拥戴令陛下疑心,所以两年前那场议储,黄然才会惨死。如今也是一样的,你们是外臣,你们读的都是圣贤书,行的是大道,你们觉得天子应当同圣人,但其实不然,不像我这样,穿上这身皮,行在皇城里,你们看不见陛下真正的欲求。只有为奴的才知道主子在想什么。所以,陛下才一直不肯对司礼监用刑责,哪怕陛下心里明白,这些人是大明的政祸。”

    杨伦拧眉。

    “你这么说是认同陛下的行径,反责内阁文臣不知进退吗?”

    他说着朝前走了一步,“因为私欲就纵奴婢为祸朝廷,天下读书人所吃的苦,我等为民本发的愿又算什么?”

    “杨子兮,我不认同!”

    杨伦喉处一窒,邓瑛也提高了声音,“但眼看着你们死,我又算什么。”

    他说着抬起头,“我知道,君王有错,为臣的只有上谏这一条路是干净的。”

    “那你呢。”

    杨伦唇齿龃龉,“你走什么路。”

    邓瑛平声道:“发自文心的路,不都是干净的吗?”

    杨伦听完此话,如芒刺在背。他摁了摁额头,朝一旁走了两步,压下声音道:“对不起,这些话我早就不该再对你说,之前兵部衙门受了几句没意思的话,脑子糊涂了。”

    他说完转过身,“如今这样的情势,何怡贤与皇后相谋,陛下的饮食起居我们全然不知,如若同你所忧,奴有杀主之心,必起夺权之意,我们如何才能保全大殿下?”

    邓瑛道:“看吧,看今日这几道折子递进去,陛下会做何处置。”

    “行。”

    杨伦松开捏握的手,“我在值房等消息。”

    **

    日过正午,院风不止。

    吹得门户咿呀作响,易琅在养心殿侍疾未归,杨婉有些发困,正欲合衣睡一会儿,谁知道刚刚躺下,便见合玉慌慌张张地推门进来,“婉姑姑,殿下出事了。”

    杨婉忙翻身坐起,“怎么了。”

    合玉慌道:“跟着殿下去的青蒙回来说,皇后娘娘在养心殿斥殿下‘不忧君父病体……”

    杨婉打断她道:“殿下做了什么吗?”

    合玉摇头道:“我们也不知道啊,青蒙说得乱,我心里着急,也没留他进来跟姑姑细说,叫他回养心殿听消息了。”

    话刚说完,一个小内侍怯怯地在外传话道:“婉姑姑,皇后娘娘传话,让姑姑立刻就去。”

    合玉听完,不由绞紧了袖子,“这……”

    杨婉站起身,对合玉道:“我过去比青蒙在那儿好,你先不要慌,守好这里。”

    合玉抿着唇点了点头。

    杨婉换了一身宫服,跟着养心殿过来的人一路行至养心门前,见易琅沉默的立在门前。看见杨婉也没有说话。

    他面前站着皇后宫中的掌事太监王忠,见杨婉过来,便往旁边让了一步,将养心门前的一道石坎儿露了出来。

    杨婉低头看了一眼那道石坎儿,抬头对王忠道:“是皇后娘娘的意思吗?”

    王忠道:“都说婉姑姑人明白得很,果是不需我等说太多。”

    王忠说完这句话,站在一旁的易琅忽然抬起头,对他怒目而视,王忠虽也经过风浪,还是被易琅的眼神逼得不自觉地退了一小步。

    杨婉平声道:“除了责罚我之外,对殿下还有责罚吗?”

    王忠道:“皇后娘娘降了恩,念殿下年幼,就不另责了。”

    “好。”

    杨婉说完,撩起自己的下裙,低头看向那道石坎儿,抿着唇,屈膝沿边,跪了下去。

    “姨母起来。”

    易琅背对着杨婉,抬头逼视王忠,“娘娘为什么不准我为父皇侍疾,我深忧父皇病体,错在何处?”

    “殿下……”

    “即便我有过错,为何要姨母代我受罚。”

    王忠有些怯气,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

    立在一旁的李秉笔忙劝道:“殿下,这已经娘娘的恩典了,您是皇子,身金体贵,体面是伤不得的,不过一炷香的时辰,她忍忍也就过去了,这几日您也看着,陛下病得不好,您在这个时候,与娘娘不和睦,陛下如何能安心静养啊。”

    易琅转身道:“那娘娘为何不肯见我?”

    “娘娘……为陛下侍疾……”

    “替我通传,我要请见皇后娘娘。”

    “这……”

    养心门上侍立的奴婢,听下这句话皆有些迟疑,李秉笔看了一眼王忠,道:“要不,你去询一询娘娘,看看可不可以再开些恩。”

    “不是开恩。”

    易琅直声道:“是我请质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