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侯府三杰(2 / 2)

加入书签

    但朱承武没有尽力,反而没有一丝反抗的就来封地就封。

    真可谓是:陛下,臣等正欲死战,您何故先降!

    对赵兴汉的小脾气,朱承武不在意的笑了笑,说出了叫他来的目的,“兴汉表哥也知道,我正在与崔家相看,打算迎娶崔家女。但在这之前还是要先得到父王母后的同意的,我这里有一道折子和一封家书,还要麻烦兴汉表哥送到京城,递给父王、母后。特别是家书,还请兴汉表哥一定亲手交到我母后手中。”

    “侯爷,真的决定好了,要娶崔家女!”赵兴汉面容冷峻。

    “兴汉表哥,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早就商议过了吗!”朱承武笑容不改。

    “崔家,虽是江南大族,有钱,但是在官场、军中根基薄弱,根本无法为侯爷他日提供助力!侯爷要娶的应该是西北常家、山东韩家这样的名门嫡女!”赵兴汉不死心的再次劝谏道。

    这个话题,赵兴汉之前已经劝谏了数次。

    但始终没有说动朱承武。

    离开京城,徐州就封后的这几年,赵兴汉与朱承武的关系实际上是缓和了很多的。

    毕竟赵兴汉是亲眼目睹了朱承武习武是多么认真的!

    虽然,在赵兴汉看来,朱承武习武是不务正业、本末倒置!

    武功再强又如何?

    除非能达到镇国宗师级,否则在大军围剿下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就算是镇国宗师,面对大内高手和精锐大军的配合,照样凶多吉少!

    身为大王嫡子、王后长子,朱承武应该要学的是文,是帝王之术,以期未来登上王位,名留青史。

    但沉迷武学的武痴总比留宿青楼的纨绔要好,万一朱承武真的突破到了镇国宗师级呢!

    到时候王后和赵家再一起发力,将已经是宗师的福安侯推到大王的位置要容易很多……

    而且一个镇国宗师级的大王,在六大王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每一个镇国宗师级的大王都在史书中留下了厚厚的一笔。

    当一个普通大王的臣子和当一个镇国宗师级大王的臣子,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赵兴汉虽然觉得朱承武习武是本末倒置,但也没有太过反对。

    反而关系有所缓和。

    毕竟赵家是武勋世家,赵兴汉也是学武的。

    但是,娶崔家女就不同了!

    娶崔家女对朱承武他日毫无帮助,赵兴汉坚决反对。

    “兴汉表哥,我已经决定了!至于原因,你以后就知道了!”朱承武的态度还是和前几次赵兴汉劝谏时一样。

    以后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

    知道崔家女有多漂亮吗?

    不知所谓!

    赵兴汉认为朱承武说的原因以后就知道了,纯属托辞。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朱承武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了崔家女很漂亮,这才不听劝阻的执意要娶崔家女。

    毕竟少年慕艾!

    而且朱承武也已经憋了二十多年了。

    赵兴汉并不反对朱承武找女人,毕竟子嗣多寡也影响着继位的可能性。

    赵兴汉只是反对朱承武娶一个对日后几无帮助的正夫人。

    赵兴汉知道朱承武修炼了童子功,但他认为朱承武只是用童子功进行筑基,筑基完成后就改修了其他功法。

    并不知道朱承武早已在童子功的路上一路狂奔不止。

    “好吧!你是侯爷,伱说了算!”赵兴汉盯着朱承武看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认输般的回答道。

    在朱承武的示意下,冬雪将装好的两封信交给了赵兴汉。

    “表哥,给我母后的那封私信请一定亲手交给我母后,并告诉她务必亲手拆封!信中内容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朱承武再次叮嘱道。

    “放心!”

    赵兴汉接过信,摆了摆手,随即转身而出。

    “武哥儿,您为什么不告诉赵将军实情!”

    赵兴汉刚刚出去,书房内就响起了一道尖锐沙哑的声音。

    只听其声,不见其人。

    听见这道声音,秋月、冬雪等侍女,很识趣的躬身退下。

    退出房门后,还很懂事的将门关上。

    因为秋月、冬雪她们都知道,这道声音的主人是谁。

    侯府内务主管-高要!

    她们的顶头上司。

    侯府三杰中的最后一杰。

    同时,也是侯爷绝对的心腹。

    侯府中,能称呼侯爷“武哥儿”的也只有高总管了。

    前几天在侯府没见到高总管,据说就是为侯爷执行绝密任务去了!

    现在突然出现在书房,必然是有机密的事情要和侯爷汇报。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一件事情,只要有两个人知道就不能再称之为绝对的秘密。我相信赵兴汉不会背叛我,但他会不会无意或怀着好意的将情报泄露,谁也说不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