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贵自私(2 / 2)

加入书签

    有大胆的百姓看见朱承武在大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回候府,猜测道。

    “那是肯定的啊!听说侯爷的这位正夫人那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所以侯爷才会忍不住,不断催促下面办事的,三个多月就走完了三书六礼。”

    这是大胆的、稍稍知礼的百姓。

    “你说的不对!我大姨家的小舅子就在候府当差。据说啊,侯爷和那位崔氏女是青梅竹马,从小私定终身,可惜大王和王后不同意,故此侯爷才一直未娶,直到现在大王和王后犟不过侯爷让步…”

    这就是纯粹好八卦、人云亦云的百姓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听说是侯爷需要富可敌国的崔氏支持,这才娶了崔氏女…”

    这个百姓尤为大胆!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语中全是意有所指。

    支持!

    支持什么?

    支持封地建设?还是支持冲击那个位置?

    总有百姓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但在大明王朝,有百姓不议国事的规矩。

    国家大事,肉食者谋!

    所以这个百姓说得含糊,点到为止。

    “去去去…伱打胡乱说,侯爷需要崔氏支持,怎么不娶崔氏族长之女?我有可靠消息,据说我们未来的那位候府正夫人是特殊体质,侯爷这是要采阴补阳…”

    这个百姓的发言让周围的人群一愣。

    继而转头看向发言之人。

    “你别乱说,污蔑侯爷!”短暂的沉默过后,有百姓当即站了出来反驳道。

    “这怎么是乱说呢?我真的是有内幕消息!”

    刚刚发言的百姓不服气的说道。

    “你就是在诽谤侯爷!”反驳的那个百姓绝不相信福安侯是那种采阴补阳的魔头。

    在很多百姓的纯朴印象中,会采阴补阳的都是魔头。

    可惜,老实巴交的百姓怎能辨过别有用心的“专业人士”。

    但,百姓也有百姓的应对手段。

    辨不过就不辨。

    百姓动手不动口。

    匹夫一怒给你两拳!

    看见有人打起来了,有些好事百姓开始围观,有怕事百姓撤离,也有理智冷静的选择报官。

    今天这个特殊时期,衙门早就做好了准备。

    巡街的捕快是平时的三倍有余。

    严防有人闹事。

    捕快们正愁找不到业绩呢?

    接到举报后,很快就有捕快到场,将那些闹事的抓走。

    朱承武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侯爷,据县衙不安全统计,昨天寻血滋事的事件23起,涉及200余人,抓捕53人。其中已查明的其他势力探子3人,别有目的者8人…”

    夏雨给朱承武禀报着徐州县衙传来的消息。

    朱承武这个福安侯,就封徐州。

    按照大明王朝的规矩,封候在封地是能节制大小官员的。

    所以徐州县衙才会讨好朱承武这位福安侯。

    “传信徐州县衙,这件事办得很好,本侯很满意。那些探子和别有目的者,该杀的杀、该充做劳役的充做劳役…至于普通受裹挟的百姓,批评教育后就放了吧!”

    朱承武一边写字静气,一边吩咐道。

    “侯爷仁慈!难怪如此深受百姓爱戴。”夏雨钦佩道。

    “你怎么也学起阿谀奉承这一套了?”朱承武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才不是阿谀奉承呢,侯爷。婢子听到一个感动的消息,昨天有人诽谤侯爷,说侯爷迎娶崔小姐是因为崔小姐体质特殊,侯爷要采阴补阳…但那些诽谤者当时就被心系侯爷的百姓打了!”

    接着,夏雨简要的说了一下昨天下午发生的事件。

    “哦!是吗?”

    “那个百姓怎么知道那是诽谤?说不定那就是事实呢!而且那个百姓怎么会为素未谋面的本候出头?这里面是不是有故事?”

    朱承武却并未露出骄傲、满意的表情,反而如此问道。

    额~~~

    夏雨有点不知道朱承武是什么意思了。

    侯爷这么急匆匆的要娶崔氏女,甚至不顾赵将军的反对。

    难道说真的是因为崔小姐体质特殊。

    侯爷要采阴补阳。

    一些思绪在夏雨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

    赵兴汉除了是福安候府侍卫队总管之外,还挂了一个偏将军的名号。

    是福安侯府唯一正儿八经的官方将军。

    故此,侯府中人都尊称赵兴汉这位侍卫总管为赵将军。

    “无论那是不是诽谤,百姓能自发的为维护侯爷而战,足以说明侯爷深受百姓爱戴!”

    夏雨是有急智的。

    “是吗?你确定那个百姓是普通百姓,不是候府或官府故意安排的人!”

    “婢子确定!”夏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么肯定?那这个百姓是候府或官府哪位的亲戚族人?”

    朱承武的话让夏雨苦笑不得。

    侯爷这是对自己多不自信啊!

    “侯爷,都不是!婢子查了,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

    “那为何?”居然不是既得利益者,朱承武有点不解了。

    朱承武深知人的劣根性,不是事情相关者,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时意愤,也大多是口嗨!

    怎会轻易动手?

    “侯爷,那个百姓三年前被冤枉偷了当地豪族的一头牛。当时您正好外出巡视,是您帮他洗脱了冤屈…”夏雨终于说出了缘由。

    朱承武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朱承武就说嘛!

    这个世上怎么可能有无缘无故对人死心塌地的…

    夏雨这个挤牙膏式的叙述方式,差点让朱承武怀疑他的理论出错了呢!

    搞了半天,那个百姓终究还是既得利益者!

    “知恩图报,敢于亮剑。这个人不错。候府要重点帮扶,打造成模范!”

    新鲜的马骨出炉,朱承武不介意多买一份!

    “夏雨,这件事你做的不错!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得一清二楚,值得奖励。拿着我的条子去库房领十两银子和三份习武药散!”

    朱承武说着,递给夏雨一张速写的条子。

    “多谢侯爷!”

    夏雨喜滋滋的接过条子。

    朱承武明白夏雨这么尽心尽力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专门在他面前述说的目的又是什么。

    朱承武也不介意达成夏雨的期待。

    毕竟朱承武也是需要人办事的。

    而要让人办事尽心,就要处事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任何统治都有得利益者和失利益者。

    统治的好坏,不过是看统治者能否控制既得利益者,让既得利益者别太过分。

    看统治者能否兜底失利益者,让失利益者能活得下去。

    当然,还有就是看统治者能否做到相对公平,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

    在这个方面,有着前世记忆的朱承武自觉做得还不错。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