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暗中较劲(2 / 2)

加入书签

    就好像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侯府中人一样。

    大族族长的城府与演技自然不差。

    “高总管,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这次还要多谢您的及时救援,否则就真的麻烦了!”

    崔宗极说到这里,仍旧心有余悸。

    崔宗极也算不说谎,他真的久仰高要大名。

    福安三杰的名头,崔宗极还是听说过的。

    “宗极族长客气!都是为侯爷办事罢了!”

    高要也显得客气。

    仿佛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崔宗极一样。

    丝毫看不出,高要曾暗中隐藏在崔氏三个多月,多次暗中观察崔宗极。

    论起表演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高要虽然年轻,但出生底层,在青楼成长的他,绝不会逊色于崔宗极。

    在发现崔氏的火莲有可能是地心火莲之后,高要就在朱承武的安排下,暗中潜伏进了崔氏。

    一则是为了确定崔氏的这株火莲到底是不是地心火莲。

    二则是为了调查崔氏将火莲藏在了哪里?

    哪怕戴法言代表福安候府前来和崔氏商讨火莲交换、联姻人选、成婚时间…的时候,高要也没有离开过崔氏。

    一直都隐藏在崔氏,暗中观察。

    毕竟在东西未拿到手之前,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而地心火莲对朱承武来说太过重要了,朱承武不能容忍任何意外的发生。

    这才双管齐下。

    如果高要找出地心火莲那最好,朱承武可以直接动手。

    如果高要没找出地心火莲,则由戴法言和崔氏交涉。

    如果暗中查找和交涉都拿不到火莲,那就采取最后一种万般无奈之下的手段-借助高要了解到的崔氏情报,直接动手强抢…

    当然不到最后关头,朱承武不会动用这个手段。

    这种手段对名声的伤害太大!

    而且这种手段之下,崔氏宁死不说出火莲下落的可能性也会飙升!

    最后事情的发展如何?

    有目共睹!

    崔宗极将地心火莲藏得太隐秘了。

    高要没找到!

    但戴法言的谈判取得了成效!

    “好了!

    别客套了!

    要客套以后有的是时间。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趁绾绾退走,抓紧将火莲取出来,带回侯府!

    否则谁知道之后又会发生什么突发情况?”

    听见高要提到朱承武,赵兴汉突然神色不耐的说道。

    刚刚高要暗算绾绾的那一掌,明显是朱承武的绝学《烈火掌》。

    而且高要从铁链上突然出现在绾绾身后的身法,也是朱承武的另一绝学《咫尺天涯》。

    也正是这两门朱承武独创的绝学,和高要那一身与朱承武一脉相承的童子功功力,才让绾绾第一时间认为偷袭她的人是朱承武。

    不再做第二人想。

    神功绝学不轻授,是这个世界几大王朝的默契。

    “核威慑”不能泛滥!

    对统治不力。

    绾绾可能也没想到,朱承武区区一个王子、侯爷,居然有魄力将“压箱底”的神功绝学交给一个阉人太监。

    哪怕那个阉人太监是朱承武的心腹。

    毕竟就连传承了数千年的魔门阴葵派,其在大隋王朝也算得上是离经叛道了,然而其镇派绝学《天魔功》也只有宗主和下一任宗主才能修行,其他长老和真传弟子修行的功法都要次一级。

    高要接连使出《咫尺天涯》《烈火掌》,固然吓退了绾绾,为赵兴汉他们接了围,却也让赵兴汉心生芥蒂。

    因为哪怕是赵兴汉,至今也只被朱承武传授了一门绝学《先天罡气》。

    而且还是在赵兴汉两年前突破一流后才得以传授的。

    神功绝学威能强大,修行也艰难。

    赵兴汉至今也还未小成。

    无法在和绾绾这种顶尖一流高手的交锋中发挥出太大作用。

    再加上运用不熟,用出来也可能弊大于利!

    故此,赵兴汉才并未在与绾绾的交手中使用出来。

    但看高要刚刚的施展,高要的《咫尺天涯》和《烈火掌》明显造诣不低,更在赵兴汉的《先天罡气》之上。

    这让赵兴汉不服。

    一则赵兴汉也就得传一门绝学,而高要却会两门。

    二则赵兴汉不相信高要是在成就一流后才得传《咫尺天涯》和《烈火掌》的,朱承武肯定之前就把《咫尺天涯》和《烈火掌》交给高要了。

    不然根本解释不通。

    赵兴汉两年多了,一门绝学都还未小成。

    而高要成就一流的时间比赵兴汉还要晚半年,现在却将《咫尺天涯》和《烈火掌》两门绝学都修行到了超越赵兴汉的地步。

    “额…

    赵将军说得在理!”

    崔宗极不明白,赵兴汉赵将军怎么突然又似乎不高兴了…

    但赵兴汉说得确实在理。

    现在还是早点将火莲交给福侯府为好。

    既然有了一个绾绾出现,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有另一个“绾绾”不请自来。

    火莲已经暴露,以崔氏的力量很难再保住火莲了。

    还不如尽快交给福安侯府。

    让福安侯府去应付那些暗中觊觎火莲的人。

    只要把火莲顺利交给在场的福安侯府中人,就算后面福安侯府的人守不住火莲,导致火莲被暗中觊觎的人夺走了,福安侯也怪不到崔氏头上来。

    怀着这样的想法,崔宗极完全赞同赵兴汉快点交接火莲的建议。

    赵兴汉压下伤势,走到石台边,拉着铁链,上到半山腰,大概计算了一下长度,随即就用手中宝刀一下一下的劈砍着铁链,直至砍断。

    砍断之后,赵兴汉拉着砍下的铁链回到石台。

    这次不用崔宗极带路,赵兴汉带着福安侯府众人径自走进通往山中熔浆的隧道。

    崔宗极领着崔氏众人紧跟其后。

    这次没有再全员进入隧道洞穴。

    福安侯府和崔氏都各自留下了好几个有武功在身的守在平台上。

    避免再被人悄悄摸到石台上。

    刚刚若不是赵兴汉派出来拿铁链的侍卫无意中发现了绾绾,后果更不堪设想。

    当然留下的侍卫和崔氏族人还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分别收敛阵亡的同袍和同族尸身。

    没条件就算了,有条件则必定是要将阵亡的同袍和同族尸身带回去安葬的。

    大明王朝,有入土为安的习俗。

    对阵亡的同袍同族,伤心,固然有!

    毕竟都是在一起生活过的。

    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总要继续。

    任务也要完成。

    侯府侍卫队,这样年大小的战斗经历无数,对同袍阵亡固然伤心,但在他们选择加入侍卫队那一刻起,就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设。

    崔氏族人也一样,崔氏虽然是江南大族,但也有不少挑战者。

    海外走商,也总有伤亡乃至全员失踪的时候。

    大家也已有心理准备。

    故此,都还好!

      应20190202、20220118003349682、圣主神都等支持可笑的书友要求,加更一章。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