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三策(2 / 2)

加入书签

    李建成还是安心谋划着自己的事情,他不能总是在这府中丁忧守孝,这三年正是关键时期,不容他懈怠。

    但没有皇帝的夺情,他自己是不能说不守孝就不守孝了。那样会遭天下抨击,十几年积累下的名望也会一朝丧尽。

    “玄感兄,汝当勉励之!”

    ………

    “是时候了。”

    讨伐来护儿的名头已经瞒不住了,毕竟他们办事也没什么遮掩,这次就是正式造反前的最后一次商议了。

    许多事都要定,但最难的无疑是路线问题,杨玄感平素最看不起的就是汉王杨晾,认为若不是他举棋不定,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而今他也是面临了杨晾当年类似的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到底先往那边打呢?

    众人没个头绪,或者说都不足以服众,杨玄感被吵的头痛,便将目光落在了李密身上:“法主,你平素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

    一句计将安出,让李密心神舒畅,他不得志多年了,一直期望能如诸葛孔明一般,得遇贤主一展智谋,出将入相名留青史。

    李密笑道:“吾已为公准备好上中下三策,待公择之。”

    “好啊!吾就知欲成大业,非有法主兄不可。”

    李密欣然站起身挥斥方裘:“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

    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句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也就是要直扑涿郡,截断杨广的归路,与高句丽前后夹击。

    听到此策的众人有不少欢呼称赞,但杨玄感并没有欣喜,他默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此策听着是可行的,但他手上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万人,其余不过是强征而来的男丁,连青壮都算不上,杨广实在没给民间留下多少青壮。

    如此兵力自黎阳奔袭千里,路上难道不会遇到阻击,就算能顺利到达涿郡,真的还能有余力攻下涿郡,并阻截暴怒班师回返的杨广吗?

    杨玄感没有说出不足之处,李密对他而言还是很重要的,是除了他外目前家世最显贵的,不能在这时候便离心离德。

    “此策上佳,但法主既然有三策,还是都说来商议吧,毕竟是大事。”

    李密自然清楚所谓上策不能施行,但不这样说,如何能显得他智谋非凡,如此大业若成,他才好凭功重振家声做到位极人臣的位子上。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

    这是要直取长安的意思,不谈同样是极远,长安是何等雄城,杨广四十万大军攻打一个辽东城都久攻不下,长安城比辽东更坚固上数倍不止,凭他麾下这点人马,拼光了也上不了城头。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