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高振东的新技能(4k)(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事情,原本是在64年才发生,65年才实现,而现在,因为高振东小蝴蝶翅膀那么一扇,嘿,提前了,当然,最初的年产量也变小了。

    这回在运算所找到到了足够的磁芯存储器之后,就有空间弄这东西了,而有了C编译器,那操作系统还远吗?

——

    周一早上,高振东再次踏进运算所,远远看见厉所长和池总工在说着什么,表情不太乐观的样子。

    “有了它,雷达信号处理能力就大大加强,雷达能看得更清楚.”

    “空气动力学”

    “晓娥,帮我个忙成不?”

    当然,这套书全部拿出来就不现实了,一是内容太多,二是有的内容在这个事情上不合适,比如军事知识、小型能源之类,这些可以在别的场合拿出来。

    “这样我们也能开展简单的天气计算了.”

    京城元件厂的人正在十二机部领导办公室这里,这个厂是北边援建的100多项工程成果之一,行内称1274厂,是晶体三极管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然而他们的话却好像给了十二机部的人当头一棒。

    十二机部领导大喜:“好!你给我立军令状,我把1218厂的硅车间调整给你,你要明年年底之前拿不出50万管子,我撤你的职!”

    “是不是早了一点?这不刚出原型机么?投产还有一段时间吧?”

    吃完早饭,高振东开始为这个计划外的电视机装天线,上一台是用来当显示器搞研究的,根本不看,天线就没必要。

    高振东和她一起把电视机搬了进来,就放在客厅里。

    “瞧你说得,我们这儿哪样东西便宜了?”

    至于北边儿,十二机部领导没考虑,晶体管这东西,它自己都不行。

    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逐渐可以一心二用,等到他开始有意识的控制和训练自己,往这个方向加强的时候,慢慢的,神功大成。

    另外,有一些超前的,不该出现的东西,高振东也要去掉,这个和可以整章节去掉的那种不一样,得很仔细。

    “应该可以,以这个机器的速度和浮点计算能力,如果能要来一些,那就随时可以计算和验证,不用多个子课题一起抢计算时间了。”

    “合适倒是合适,就是不知道心不心疼啊,十好几万的东西。”

    高振东看看无人注意,在她头上亲了一下:“你爸没意见?哈哈”

    高振东走过去,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两人看见高振东,面露尴尬,欲言又止。

    “也对。”

    虽然都叫编译器,可从技术角度说,实际上完全是两种东西,C编译器的复杂程度,可比汇编编译器复杂多了。

    两个人自己弄着午饭吃了,高振东想起个事情来。

    类似的话,在大地上到处响起。

    高振东房顶上蹿下跳的忙活了半个上午,算是把天线给装好了,效果还可以,虽然是接收的差转台信号,可是京城这地方地势平坦,这年月又没有高楼大厦,什么信号遮挡、多径传播干扰等等,一律不存在。

    他们现在的晶体三极管年产量,只有3万。

    人家十七机部的高振东同志艰苦奋斗,个人自掏腰包,啊不对,个人自筹资金,把东西设计出来了,一切都很好。

    晶体二极管倒是多,100万只,可是二极管到三极管,并不是多焊一个引脚那么简单。

    娄晓娥跑过去搂着高振东脖子,挂在他身上:“振东振东,你猜我给伱送什么来了?”

    娄晓娥就在地面上,主要负责加油打气。

    ——他现在能同时在存储库中用意识观察两本书,然后嘴上说这一本,手上抄那一本,甚至嘴上说甲,脑袋里思考乙。

    正好,人武部领导称赞自己是军地两用人才那个周,自己抽到了这套神书,这不就用上了。

    高振东猜了半天没猜着,主要是没想到娄晓娥这么坑爹。

    回到家,高振东突然觉得好像没啥事儿干,有点茫然。

    这一台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得利用上了。

    “没有,我爸可乐意了。”

    “弹道计算.”

    高振东边选边看,还别说,看上头了,看了好久。

    “轮不到也要去要,有了这个运算速度,很多原来没法使用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前提是其中一种不能太复杂,比如现在他正在做的——读书,如果需要复杂思考的,他现在就做不到了。

    在运算所干了一天,高振东回到了家。

    若不是考虑到要用他戏剧性的把计算机这个东西爆出来,才能在娄家出钱这个事情上,达到最大效果,高振东早就找机会踹断他另外一条腿了。

    “那我们提申请吧,这机器还有键盘和显示器,比现在的纸带不知道方便到哪里去了,说实话,我都替现在负责纸带打孔的那些姑娘们委屈,眼睛都成什么样子了。”

    被他这两句话直接搞懵了的娄晓娥傻呵呵的看着他,露出一种“你要不要想想你在说啥”的表情。

    娄晓娥很快就从震惊中走了出来,只有一个想法:“我家振东牛X!”

    他在改编《项目管理体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是用意识观察存储库中的原版书内容,然后手上在现实中进行编写,同时还偶尔和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情。

    娄晓娥这回明白了:“你直接说不就得了呗,还绕来绕去的。”

    两人对视一眼,一脸苦色:“我们晶体管不够了,甚至连2台的量都不够。”

    高振东不以为意:“嗨,多大事儿啊,我还以为.嗯?什么?晶体管连2台都不够?”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